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所貴惟賢,所寶惟谷。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我國糧食庫存實不實,能否保障市場供應?糧食質量是否可靠,能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隨著對外開放加快,糧食進口增加,對糧食自給影響大嗎?在國務院新聞辦14日舉辦的關於《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回答了公眾關心的三個關鍵問題。
2017年稻谷、小麥、玉米的每公頃產量分別為6916.9公斤、5481.2公斤、6110.3公斤,較1996年分別增長11.3%、46.8%、17.4%,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別高50.1%、55.2%、6.2%。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比1996年的5億噸增產30%以上,比1978年的3億噸增產116%,是1949年1.1億噸的近6倍。
我國當前的糧食安全形勢是好的,中國的糧食是安全的,老百姓的飯碗是有保障的。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五連豐”,今年糧食產量有望繼續第五年超過1.3萬億斤﹔口糧實現完全自給,谷物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糧食庫存充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是堅實的。
倉廩實,天下安。今天,中國人民既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中國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始終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人口佔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的1/4。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並且“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這既是中國人民自己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是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