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鏖戰,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2020年02月05日19:56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月4日,武漢華大病原實驗室東區順利改造完成,進入調試階段。投入使用后的實驗室可大力提升新冠肺炎的檢測速度。

1月29日接到任務,要在5天內完成2000平方米的建設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從未參與過如此高標准的負壓實驗室建設,但是疫情如戰情,一刻也不能拖延!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中交二航局項目負責人劉宜全表示。身為黨員,他不能退縮。

當天,中交二航局黨委緊急安排在漢的六分公司牽頭,調集一公司、建筑公司、武港院、智行國際等單位共同馳援。這四天,中交二航局緊急調集人員近300名、各類車輛和設備20余台。此時,面對一線緊張的工期,一名名黨員像一面面鮮紅的旗幟,他們沖鋒在一線,戰斗在一線,激發了班組活力,讓大家不懼挑戰,直面疫情。

我爸很支持,他知道黨員要干什麼

衛霄最開始是准備回家過春節的,后來他響應武漢市政府不離漢的號召,選擇了留在武漢值班,因此他也是1月29日第一批知道實驗室建設的管理人員。而在這次的實驗室建設中,黨員衛霄主要負責項目的安全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因此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施工,這樣以來,不僅給安排食宿的人增加了困難,也增加了防控病毒的難度。僅僅是住宿的酒店,他們就找了一下午。“這一方面是過年,酒店停止了營業,沒有保潔和值班的﹔另一方面是我們人多,又是在這種特殊的疫情下,他們害怕也很正常。”衛霄說。

后來經過與當地政府溝通協調,並提議讓酒店隻提供房間,自己去打掃,這樣才定了兩個酒店,而此時已經是30日凌晨兩點多了。無獨有偶,吃飯也是一樣,沒有餐館開業,隻能協調給當地機關做飯的餐館做盒飯。

解決了吃住問題,安全問題又成了壓在衛霄和同事們心頭的大石。

“以前現場的安全管理,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比如我覺得這個塔吊沒做好,肉眼也可以看見,拆了重裝或者不要就能解決問題﹔但病毒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即使沾上了,也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衛霄說,在這次施工中,為了做好預防工作,他在29日當晚連夜制定了《疫區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處置方案》,並協調購買了口罩、護目鏡、消毒水等防護消毒用品。

“現在這些資源非常緊缺,不好買。最開始我們隻能採取笨辦法,和淘寶、京東裡面的老板一個個地溝通,感覺就像買彩票。”衛霄說。

為了加強安全防控,衛霄還在施工現場設置了小型醫療站,隨時檢測施工人員的身體狀況,並安排專人每天三次給工人測體溫、對宿舍進行消毒,確保工人的身體健康。

“其實后勤人員更容易感染,剛開始我沒敢跟家人說,怕他們擔心。后來打電話,我媽聽見很吵,不得已才說了,沒想到家人很支持。特別是我爸,因為他也是黨員,他說他明白特殊時期黨員要干什麼。”衛霄自豪地說道。

一波三折,泡面成為關鍵支柱

“接到通知是1月29日晚10點,我正在哄孩子睡覺。”監控量測負責人翟建國說:“家人聽說要去參加建設抗擊肺炎的實驗室,雖然擔心,但也十分支持。我是黨員,就必須沖鋒在前。”

當晚,中交二航局就組織成立了由8人組成的突擊隊,由翟建國擔任突擊隊長,第二天一早奔赴現場。根據現場工作需要,翟建國將本次突擊隊分為5人的設計組,主要負責設計的優化細化、溝通協調、設計變更、現場設計支持,並完成竣工圖﹔剩下的2人組成檢測組,負責現場試驗檢測。

“第一版圖紙是1月31日凌晨四點給我們的,收到圖紙后我們就開始工作,消化圖紙,完成工程量統計,確保能提供清單去採購材料,保障施工。”然而,當翟建國與同事們完成大部分工作后,設計院又在2月1日凌晨四點出了份新圖,而此時距離第二天開工隻有4小時,為此,翟建國與同事們必須挑燈夜戰。最終,他們在4個小時之后提供了第一、二版圖紙的差異和材料清單,並在現場完成了設計交底。

施工人員是各地抽調過來的,也沒有多少時間消化圖紙,上手就干。除了做詳細的設計交底,翟建國還將設計人員分成兩個組,兩班倒盯在現場,除了解答現場提出的疑問,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巡視施工現場,找到施工與設計不符的地方,並提醒整改,保証不出現返工,影響進度。檢測人員分兩班值守,保証全天候施工不停,檢測不間斷。“由於日夜顛倒,大家經常會錯過飯點,一碗熱乎的泡面成了大家在深夜的支柱。”

“能快速地干好工作,與大家的覺悟也有關。”翟建國說。原來,在開始組建突擊隊時還缺一名暖通專業技術人員,翟建國便聯系了離武漢比較近的暖通工程師夏銳,夏銳聽到指令后,立即從家裡出發,但由於老家封了路,從老家趕過來又受阻,翟建國便聯系單位開具証明,確保人員全部到位。

哪裡需要就走向哪裡

見到鄧士貴時,他正在實驗室旁的角落裡打電話:“我挺好,您們別擔心。”放下電話,他幸福地笑著說,“一天到晚不是老婆孩子,就是爸媽和岳父岳母。”

鄧士貴是30日中午接到通知的,接到通知時他正在陪小孩看動畫片。“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因為他們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抗疫一線,都希望能為抗疫做點什麼。”

接到通知后,他便從蔡甸出發,驅車一個多小時緊急趕到項目部參加會議。會上,鄧士貴接到的任務是拿出全部的施工方案、排出進度計劃,並且要把計劃精確到小時。

“雖然排施工計劃並不難,但要憑空想象來排就沒那麼簡單了。”鄧士貴說。原來,此時鄧士貴和同事們手中隻有一張平面圖,並沒有設計院的設計圖。隻知道這個實驗室要求高,但卻不知道如何高。因此,他隻能和同事們按照以往的建設經驗來做方案、拿計劃。

“最主要的是現場要施工的東西太多、太復雜,既有板房安裝,又有暖通水電布設,各種管線縱橫交錯,稍有考慮不周就會漏掉,如果按照漏掉的施工,到最后就會功虧一簣。”鄧士貴說,這次排計劃就排到第二天的凌晨一點鐘,計劃排出來后鄧士貴要根據后來的設計圖進行修改,而每次修改也是修改到凌晨兩點多。除此之外,鄧士貴的工作還有給現場工人做好交底,確保施工的准確性。

1月31日晚,計劃是排完了,但鄧士貴的任務並沒有就此結束,第二項任務便是安排他接待從上海過來的材料供應商。由於做實驗室的材料並不是一般的材料,加上很多供應商都沒營業,以及一大部分材料都供給了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因此材料就更加的緊缺。

“為了做到既充足又不浪費,項目部便找來供應商現場核算,確保施工順利完成。”鄧士貴說,當晚,供應商要連夜趕到現場查勘,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他都沒睡覺。

2月1日,項目開工后,鄧士貴又化身成為協調人員,與業主和材料供應商協調對接,同時兼現場技術顧問,為現場解答疑難問題。當別人問他,一個人干這麼多活累不累時,他說:“我是一名黨員,當然是哪裡需要就走向哪裡,哪管累不累。要說累,大家都累。”(田本燦)

(責編:張雋、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