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療效証明中醫實力(無影燈)

白劍峰

2020年03月13日07: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醫和西醫是戰友。隻有互相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

  

  最近,廣東省中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講了一個案例:一位本來排斥中醫的重症患者,第一天服用中藥后就覺得有精神了,到了第五天血氧飽和度達到100%。當醫生來查房時,這位患者說:“你們可千萬別減我的中藥!”

  在這次戰疫中,中醫藥用療效証明了實力。疫情初期,患者對中醫藥的反應不一。有的滿心歡喜,有的半信半疑,有的直接拒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重症、危重症患者經過中醫藥治療后,病情迅速改善。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療中,中醫藥參與率超九成。凡是中醫藥介入早、參與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都相對較低。實踐証明,中醫藥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效手段。

  有人質疑,面對一個新發疾病,西醫沒有特效藥,中醫為啥有方子?其實,中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學體系,二者看待人體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對新冠病毒,西醫的重點是尋找有效藥物,直接消滅病原體﹔而中醫則著眼於病因和病機,通過整體調節,清除病原體的生存環境,調動人體的自我痊愈機能,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國中醫專家對患者進行診察分析以后,結合武漢氣候特點,得出一個基本判斷:新冠肺炎屬於“寒濕疫”,在治療上應主要針對寒和濕,用辛溫解表之法。為此,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薦“清肺排毒湯”。此方是對張仲景相關經方的融合創新運用,既祛寒閉,又利小便祛濕﹔既防疫邪入裡,又調肝和胃。除了通用方,還有針對不同病情、不同証型的其他方劑和中成藥。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一把鑰匙。回望中華民族歷史,中國人和疫病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說文解字》雲:“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記載。東漢中后期,張仲景著成《傷寒雜病論》,創立六經辨証體系,不僅奠定了中醫辨証論治的基礎,而且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治療傳染病的專著。明代醫學家吳又可寫出了我國溫病學第一部專論疫病的著作——《溫疫論》。新中國成立后,中醫在傳染病防治中起到積極作用。憑借浩如煙海的中醫經典和針、灸、砭、藥、按蹺、導引等醫術,中華民族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險疫情。盡管疫病不同、治法不同,但都是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根據病因、病機等因素辨証施治。中醫藥學組方的關鍵,在於精准找到病因病機,明確治則治法。無論什麼疾病,中醫隻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從古代經典中得到答案,從而制定出診療方案。

  還有人質疑,中藥方劑沒有經過隨機雙盲對照實驗,缺乏科學性,可信度不高。所謂雙盲對照實驗,其實是根據西藥研發而設計的。患同一種病的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吃西藥,一組吃安慰劑,醫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分組情況,最后揭盲驗証藥物是否有效。但是,中醫治病是辨証與辨病的統一,其核心理念是辨証施治、一人一方、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中醫理論有一個重要原則叫“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就是根據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體質,進行有區別的治療﹔因地制宜,就是根據不同的氣候、地理、環境等,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時制宜,就是根據不同的時間、節氣、季節,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法。所以,西醫強調標准化,中醫強調個性化,各有各的特點和優勢。我們應該求同存異,尊重不同醫學的價值和貢獻,絕不能“以西律中”,讓中醫的“腳”去適應西醫的“鞋”。中醫藥到底行不行,療效才是“金標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並用,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寶”。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中醫和西醫是戰友。隻有互相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們應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中西醫的差異,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醫。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夠同時擁有中醫和西醫兩種治療手段,共同對付一種疾病,這是多麼幸運的事情!無論何時,我們都要珍惜中醫這一古老瑰寶,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人類健康貢獻“中國智慧”。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3日 19 版)
(責編:張穎、張雋)

微信公眾號
有多少事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
近來,還有許多事情記挂在總理心間,在他的敦促下也正逐步得到解決。但仍應反思:本應給群眾方便的事情,為何非得總理說了才能解決呢?
←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內容︱每日為您展現更多有料內容

視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