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筑牢公共衛生的防線(無影燈)

白劍峰
2020年03月27日07: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堅持預防為主,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作用,改變“重醫院、輕社區”的做法﹔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提高公共衛生人員的地位,改變“重科研、輕現場”的局面﹔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變“重應急、輕日常”的思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經歷了這場大考,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建設健康中國,必須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建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堅持預防為主,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黃帝內經》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這句話闡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堅持預防為主,就像建造防洪大壩,必須著眼於長治久安,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長期以來,個別地方把“預防為主”當成一句口號。預防是源頭治理,治療是末端治理。如果不注重預防疾病,再龐大的醫療體系也會被拖垮。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必須立足上游“防病”,盡量阻止有人落水,而不能隻站在下游“治病”,等人落水再去打撈。實踐証明,公共衛生具有公益性、公平性、普惠性等特點,提高公共衛生水平,可以帶來社會福利的普遍增加。各級政府應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從政策導向、經費投入、隊伍建設、科研攻關等方面給予傾斜,像重視治病一樣重視防病,讓預防為主的衛生方針得到落實。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作用,改變“重醫院、輕社區”的做法。在本次疫情暴發初期,患者涌進大醫院就診,無形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近年來,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加強,但社區醫生的水平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從理論上說,社區全科醫生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是百姓健康的“守門人”。我國應加強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社區全科醫生的待遇和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機制。各級政府應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織密織牢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線,讓更多百姓擁有合格的家庭醫生。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提高公共衛生人員的地位,改變“重科研、輕現場”的局面。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公共衛生機構功能弱化,公共衛生隊伍被邊緣化,核心骨干人員流失嚴重。一些公共衛生人員忙著寫論文、做科研,很少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公共衛生隊伍實戰能力退化,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臨床醫學關注的是治病,公共衛生關注的是防病。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公衛人員不能離開現場,就像醫生不能離開臨床。公衛人員與臨床醫生密切配合,一旦發現蛛絲馬跡,迅速進行追蹤調查,及時發出預警信息,這樣才能體現公衛人員的價值。各級政府應盡快彌合公衛與臨床的裂痕,提高公衛人員待遇,確保公衛人才隊伍穩定,保障高素質公衛人才儲備。

  重視公共衛生,就是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變“重應急、輕日常”的思維。長期以來,我國通過動員人民群眾,推動除害滅病、健康教育、改水改廁、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世界衛生組織曾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杰出典范獎”,表彰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成就。愛國衛生運動的核心就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廣泛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群防群治,人人動手,預防疾病。建設健康中國,必須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引導群眾樹立正確健康觀,加強早期干預,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努力使群眾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疫情過后,我們應把公共衛生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切實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讓公共衛生成為一道“鋼鐵防線”,護佑億萬人民的生命健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27日 19 版)
(責編:張穎、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