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個“工地降噪協調室”上崗一個月 “調出”47:8好成績 

2020年06月29日16:45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這個端午在家過的很舒坦。”家住武漢市江岸區勞動街花惠社區居民肖樹生告訴記者,“沒了煩人的施工噪音,子女回家都能安心聚一聚,再也不怕被吵跑了。”

6月29日下午,在長江航運總醫院急診門診公共衛生綜合業務用房建設項目“工地降噪協調室”挂牌懇談會上,記者了解到,該工地上由城管、項目施工方和社區共同組成的“協調室”其實在一個月前便已悄悄上崗,經過近一個月的降噪摸索成效顯著,整個端午節3天,該工地噪音零投訴,6月1日至今也隻有8起,且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而在五月份,該工地的投訴量高達47起。

“工地降噪協調室”舉行挂牌懇談會上。(黃威 攝)

“五一,工地大門都被投訴噪音的居民堵了,工程一度被迫停工。”談起兩個月前的那一幕,工地施工項目負責人文經理至今任是記憶猶新。“長江航運總醫院急診門診公共衛生綜合業務用房建設項目是國家投資的民生項目,不能讓民生項目成為煩心項目。”這是江岸區城管執法大隊直屬四中隊負責人在處置該工地噪音擾民問題時,與項目方達成的最初共識。順著這一共識,五月份的一個月內,城管、居民、街道社區、項目施工方四方協調會便在花惠社區召開了四次,由城管、項目施工方和社區共同組成的“工地降噪協調室”就是這四次協調會的產物之一。

花惠社區的盛書記表示,居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你施工,但別吵我休息”。可是既要滿足居民這一要求,同時還不影響民生項目施工進度,三方搭建的“協調室”卻很費了一番腦筋。

“你聽說過工地出土前要把石頭和泥土先分開嗎?”這是“協調室”協調出來的“尖板眼”!文經理告訴記者,這樣的降噪“尖板眼”在這個工地還有很多。

據了解,工程建設初期,工程量最大的便是土方的挖掘與外運,而這也是最大一個噪音源。由於工地邊緣與居民樓最近隻有四五米,如果持續夜間挖掘外運,噪音問題無論如何解決不好。為此,經過協商,項目施工方在將挖掘機從大功率換成小功率的同時,對土方挖掘與轉運施工流程也進行優化與拆解,將原來夜間挖掘外運一次完成流程,改成白天挖掘,場內將砂石與泥土分離並轉運遠至離居民樓的工地中間區域堆放,夜間再由渣土車按不同時段將砂石與泥土分別進行外運,就這樣該工地渣土挖掘與外運噪音對居民的影響被降到最低。

記者注意到,在工地中間堆土區域有很大一片地方鋪著鋼板,車輛經過此地並未發出“哐哐”的車輪碾壓鋼板的聲音。在場的城管隊員告訴記者,這也是工地採用他們的建議,在鋼板下鋪設厚膠墊后達到的降噪效果。

江岸區城管執法大隊直屬四中隊處置該工地噪音擾民問題。(黃威 攝)

一些確實無法避免的噪音,我們也會積極和社區對接,在為居民送上降噪耳塞等小禮品的同時,採取壓縮施工時段,避開居民休息時間等方式,以爭取居民理解。文經理介紹,“啄木鳥炮機”施工在工地無法避免,為此,項目方通過與社區共同協商,在獲得居民最大程度上理解的基礎上,將原來的早上6點到晚上10點的作業時段壓縮為早8點半到下午5點半,並且中午時段還停止施工作業,給居民一個安靜的午休時間。而諸如打樁、澆筑這樣一些項目,哪怕經過行政審批局審批,可以夜間施工,但現階段工地也將施工時段控制在夜間10點前結束,盡可能的不影響居民夜間休息。

噪音降下來了,群眾滿意度高了,工程也能順利進行!江岸區城管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多方參與的“工地降噪協調室”機制,在工地降噪方面確實起到了潤滑劑和促進劑的作用,居民合理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反饋,一系列具體且有效的降噪措施在第一時間得到推動與落實,企業與居民利益達到最大程度的融合。據了解,該機制近期將在江岸區所有工地進行推廣。(郭婷婷、宋宏雷、黃威)

(責編:周倩文、周恬)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