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積極有為,推動財政政策盡快見效(權威訪談)

——訪財政部部長劉昆

本報記者  曲哲涵
2020年08月07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半年已過,財政政策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穩定經濟增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保障等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今年財政收支整體情況如何?本報記者專訪了財政部部長劉昆。

  全年財政目標可實現

  ●6月財政收入由負轉正﹔預計全年新增減稅超過2.5萬億元

  記者: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的財政收支形勢?

  劉昆: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0.8%。隨著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成效繼續顯現,6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2%,增幅由負轉正,為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

  支出方面,中央和地方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中央財政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各級財政加強資金統籌,基層“三保”等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關於全年的財政收支形勢,我們看到,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積極因素明顯增多。綜合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發展穩定轉好,通過努力,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財政工作各項目標任務。

  記者:今年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目前效果如何?

  劉昆: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減稅降費,特別是2019年實施了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全年減輕社會負擔2.36萬億元,使數千萬家企業和數億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政策紅利。這些減稅降費政策的累積疊加效應將持續釋放,企業減負會越來越明顯。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為各行業復工復產復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地方財力來源有保障

  ●把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作為硬任務,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空前﹔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讓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基層市縣

  記者: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部分基層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出現壓力,為此財政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此外,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和疫情防控方面,中央財政如何進行財力保障?

  劉昆:財政部把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作為今年財政工作的硬任務,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籌資等方式,增加地方可用財力,支持基層做好“三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中央對地方財政支持力度空前——

  一是增加轉移支付力度。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達到83915億元,比上年增加9500億元、增長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來最高的。其中,安排特殊轉移支付6050億元,支持地方財政應對疫情影響彌補減收增支和縣級“三保”缺口﹔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增幅均達10%,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增幅達12.4%。

  二是延長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政策,對中西部和遼寧省延長執行到今年年底,由此再增加的地方留用資金約550億元,全部留給縣級使用。

  三是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為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疫情防控,紓解企業困難,激發市場活力,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本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償還。

  中央對地方財力支持,不僅體現為“加量”,還體現為建立資金直達基層直達民生的轉移支付機制,推動財政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

  為使新增財政資金坐“直通車”,直抵市縣基層,惠企利民,財政部建立起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構建覆蓋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監管全過程的制度體系,並開發聯通各級財政的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監控。

  截至7月29日,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省級財政部門已細化下達1.5萬億元,市縣財政部門已細化落實到項目1.29萬億元,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減稅降費提供了有效的財力支撐。

  截至7月30日,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發行完畢。

  與此同時,財政部加強庫款監測,按日實施重點市縣工資保障監測預警,督促指導省級財政規范有序調度資金,切實保障基層“三保”支出需要﹔對違法違規挪用“三保”資金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問責、處理到人。

  總體看,目前地方財政運行正常。當然,各級地方也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真正過緊日子,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每一分錢都要花到刀刃上、緊要處。

  地方債風險底線守得住

  ●強化“借、用、管、還”全鏈條、全方位管理﹔絕不為解決短期問題放鬆風險管控

  記者:今年政府舉債力度加大,如何提高專項債資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債務風險?

  劉昆: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達到3.75萬億元,如此大幅度增加政府債券規模,是中央應對疫情沖擊、統籌考慮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

  如何管好用好3.75萬億元專項債資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按照中央要求,結合專項債券管理特點和地方實際,我們考慮強化“借、用、管、還”全鏈條、全方位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在“借”的環節,要合理把握發行節奏。統籌把握新增專項債券與抗疫特別國債、一般債券的發行節奏,妥善做好穩投資穩增長和維護債券市場穩定工作,力爭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

  在“用”的環節,要優化債券資金投向。堅持專項債券必須用於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融資規模與項目收益相平衡。嚴禁用於置換存量債務,嚴禁用於發放工資、單位運行經費、發放養老金、支付利息等,嚴禁用於商業化運作的產業項目、企業補貼等。

  在“管”的環節,要加快資金使用進度。依托信息系統,對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實行穿透式、全過程監控,層層壓實責任,督促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在“還”的環節,要落實法定償債責任。採取綜合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債券資金使用單位等依法依規履行各自償債責任,確保法定專項債券不出任何風險。

  去年以來,在各級財政部門共同努力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國地方政府債務率穩中有降。一方面,法定債務率略有上升,風險總體可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無序舉債的蔓延勢頭初步得到遏制,隱性債務風險得到進一步緩釋。

  在此我想強調,財政部門將切實管好用好專項債券資金,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絕不會為解決短期問題放鬆風險管控,要把“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效”落在實處。

  落實“六保”任務不鬆勁

  ●更注重對關鍵時點、困難人群幫扶;著眼當前重點難點,要加強中長期戰略謀劃

  記者:下半年,財政部還將在哪些方面“出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

  劉昆: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財政部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也要看到,疫情引起了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沖擊。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堅持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圍繞“六保”任務持續發力,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一是保居民就業。重點是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穩定經濟發展之本、社會穩定之基。

  二是保基本民生。重點是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做好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困難群眾和退休人員的重點保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是保市場主體。重點是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產業紓困和發展,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幫助他們保存量、保資金鏈、保就業崗位。

  四是保糧食能源安全。重點是構建完善財政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五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重點是發揮好財政政策的結構性調控優勢,支持打通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堵點”、補上“斷點”,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復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保企業生產、穩中國制造。

  六是保基層運轉。重點是加大對地方財力的支持力度,緩解地方收入增長放緩帶來的財政支出壓力,兜牢兜實“三保”底線,確保基層正常運轉。

  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這要求我們咬定目標、強化責任、勇於擔當、狠抓落實。要堅持人民至上,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突出財政的公共性公平性,精准發力、補上短板,更加注重對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幫扶,切實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要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在著眼當前重點難點的同時,加強中長期戰略謀劃,有針對性地支持對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牽引性的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應對危機中掌握工作主動權、打好發展主動仗。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7日 02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