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讓城市更文明 讓人民更幸福

2020年11月21日14:50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湖北省十堰市以全國第六屆參評地級市綜合成績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該市市委書記張維國作為受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唯一代表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張維國介紹,十堰地處湖北西北部,因武當山、漢江水、東風車而聞名於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創建文明城市,從群眾關注點找准工作切入點,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在服務大局推動發展中持續深化文明創建,有力助推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有力推進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切實把城市的文明指數轉化為人民的幸福指數。文明城市創建成為十堰的響亮名片,也為十堰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張維國說,文明創建的過程,是統籌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實現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步提升的過程。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堅韌堅守、實干實為成為十堰全體干部群眾的顯著精神標識,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強大精神力量。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文明創建賦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一個部門審批、一張網辦事、一支隊伍執法”,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十三五”以來,全市GDP年均增長8.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十堰高質量發展進入快車道,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人民對文明的向往,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我們秉持“為民惠民靠民”理念,構建“黨政齊抓、市區聯動、條塊結合”體系,創新“全域覆蓋、全民參與、全程管理”機制,著眼環境、素質、治理、制度“四個提升”,從街巷、行業、點滴抓起,在“足印社區(村)、戶戶走到”中體察民情、紓解民憂,在推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社區吹哨、干部報到”中帶動人人參與、共建共治,在建設“志願之城”中增加城市溫度、升華人文關懷。近三年共投資6億元,改造農貿市場12座、背街小巷386條、老舊小區796個,惠及群眾90多萬人。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建設1243個“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建成“社區15分鐘生活圈”等,讓群眾倍感溫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長期積累的創建經驗做法迅速轉化為抗疫實際舉措,創建工作機制有效轉化為疫情防控機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全民動員、全面部署、全市聯動,為護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堰成為湖北保衛戰中感染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市州。

涵養城市文明,才有文明城市。我們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創建全過程各環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建管並重提品質、優環境,讓城市成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心靈寄托。集中開展“突出問題整治十大行動”,全面推進城市網格化、數字化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堅決扛起“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政治責任,鐵腕治污,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首都當好忠誠“守井人”,我市成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線40多萬人移民搬遷,為這個工程作出了無私奉獻。”

文明創建的過程,是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過程。我們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探索內陸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文明實踐的新路子,涌現出了全國道德模范劉學舉、全國最美孝心好少年徐航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平民英雄。堅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還要富萬代”,出台《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向“十大不文明行為”宣戰,“禮讓斑馬線”“使用公筷公勺”“排隊一米線”成為十堰市民的行為自覺。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垃圾分類、廁所革命,群眾文明健康素養明顯提升。持續深化“十星級文明農戶”“人情新風”“家規家訓進萬家”活動,豐富精神文化供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目前,我市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整體告別貧困,更高質量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

張維國表示,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十堰這座生態之城、大愛之城,因文明創建而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實力,也因文明創建讓廣大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責任感。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倍加珍惜榮譽、感恩奮進,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中不斷拓展文明創建新的增長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更大貢獻。(石軒)

(責編:周恬、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