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營造“崇德尚法”的濃厚氛圍(金台銳評·全面依法治國系列談⑥)

張  璁
2021年01月21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老人在路邊跌倒要不要扶?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德選擇,卻因為極個別人“碰瓷”行為的存在,而一度讓一些人猶豫不決。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人物該不該得到尊崇?這樣一個再清楚明白不過的社會常識,卻也曾經因為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和不當利益的驅動,導致抹黑、褻瀆英烈的事件在網上不時發生。

  以法之名,蕩除濁氣才能弘揚正氣。前不久,“兩高一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向全社會傳遞出對“碰瓷”絕不姑息的決心﹔隨著英烈保護法的施行,對歪曲歷史、褻瀆英雄的行為亮起紅燈、劃出紅線,還歷史更加清朗的天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法治與德治不能隻落一邊,隻有既講法治又講德治,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共同支撐起人民的美好生活。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這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在今年施行的民法典中,從為見義勇為者免除后顧之憂,到規定樹立優良家風,重視家庭和睦和夫妻互相關愛,再到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強調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處處體現道德理念和人文關懷。以道德理念錘煉良法,讓法律更加契合人民的道德意願,才能真正為人們所信仰、所尊重、所遵守、所掌握。與此同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並體現到法律實施各環節,使道德價值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夠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讓法治更有溫度。

  筑牢“中國之治”的基石,離不開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這些年,不少基層在實踐中發現,促進法治和德治緊密結合、良性互動,是完善社會治理的重要路徑。有的地方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自律規范作用,運用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辦法化解矛盾﹔有的地方破解熟人社會的治理難題,強調法律“定分止爭”的作用,引導群眾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權利義務統一中判斷對錯﹔還有的地方重視在治理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道德教化的“春風化雨”,有效降低社會治理成本……這些基層實踐既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基層治理,又在基層治理中培育道德底蘊,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助力。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歷史和實踐一再証明,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在全社會著力營造“崇德尚法”的濃厚氛圍,隻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1日 19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