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繼續奮斗勇往直前,譜寫治蜀興川新篇章(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22))

——訪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

本報記者  林治波  王明峰
2021年01月22日07: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四川地處我國內陸經濟腹地,也是科技創新聚集地和新的開放前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又為四川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部署,四川如何搶抓機遇、開好局起好步?記者對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進行了專訪。

  記者:“十四五”開局之年,四川如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

  彭清華:我們緊扣中央頂層設計繪好“施工圖”,省委召開兩次全會,都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主題或重要內容,用雙城經濟圈建設統領“十四五”發展。圍繞“一極兩中心兩地”和7項重點任務,著力構建“1+4+7”政策體系﹔立足四川發展實際下好“先手棋”,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加快推進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發展,批准設立4個省級新區﹔深化川渝合作唱好“雙城記”,與重慶召開兩次黨政聯席會議協同落實,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實施方案,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川渝已共同實施重大項目開工27個、累計完成投資354億元。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真正意義上的開局起步之年和成勢見效之年。我們將突出雙城引領,強化雙圈互動,促進兩翼協同,抓好重點突破、實現成勢見效,加快取得看得見的形象進度、實打實的工作成效和可感知的發展變化。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四川將從哪些方面著手,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彭清華: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經過多年努力,全省88個貧困縣、11501個貧困村、625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准,全省貧困人口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我們將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好教育、醫療、低保、產業等方面支持政策,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聚焦提升政策普惠性,逐步推動工作對象從脫貧人口拓展為全體農村居民、工作地域從部分農村地區拓展到所有農村地區、工作重點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拓展到推進鄉村“五大振興”,實現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鄉村振興的大框架下統籌部署、一體推進﹔堅持五級書記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做好過渡期內領導體制、工作體系、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考核機制銜接,分類優化調整財政投入、金融服務、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政策,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調整駐村幫扶力量,更好適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需要。

  記者: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四川將如何找准定位,在哪些關鍵節點上進一步發力?

  彭清華:四川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是我國西向南向開放門戶,經濟總量接近5萬億元,戶籍人口近9100萬,常住人口8300余萬,市場主體超過680萬戶。四川科技實力較強,產業門類完備,具有擴大內需的市場腹地、協同開放的區位優勢、成鏈集群的產業基礎,有責任有條件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四川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發揮人口和市場規模優勢,持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消費中心,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二是發揮工業化和城鎮化后發優勢,推進打基礎、強功能、惠民生、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三是發揮科教和產業優勢,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強省計劃,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四是發揮區位優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記者:在以“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四川有何新的考慮和部署?

  彭清華:今年我們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一是高標准規劃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加快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在空天科技、生命科學、先進核能、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組建天府實驗室、創建國家實驗室。二是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支持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成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建設,打造連接全球創新資源的技術轉移網絡。三是更加注重培育企業創新能力,支持領軍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產學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提升創新效能。四是打通創新資源流動壁壘,推動校地校企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人才聯合培養。五是狠抓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點,繼續推進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完善“揭榜挂帥”等機制,引進更多一流創新人才,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四川有哪些比較優勢?

  彭清華:川渝地區創新資源富集,科技人力資源、高等院校、高校畢業生數量分別佔全國的6%、6.5%、7.9%,先后承擔了國家多項重大改革創新試驗任務,綜合科技創新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圍繞落實中央要求,我們與重慶深化科技創新協作,聯合舉辦了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共建了4個協同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聯合實施了15個重點技術研發項目,發布籌建了3支創投基金。我們將繼續加大與重慶科技創新協同力度,在平台共建、資源共享、項目共促、政策共通等方面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爭取布局一批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裝置,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強化成都平原經濟區創新資源密集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和川南、川東北中心城市的支撐作用,構建優勢互補、全域推進的創新發展格局。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2日 04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