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新知新覺)

史育龍
2021年01月22日08: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城鎮化工作,召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了推進城鎮化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推動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城鎮化發展規律,著眼於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十四五”和未來一個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意義重大。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新型城鎮化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和空間載體保障﹔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新型城鎮化堅持以人為核心,更好結合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破除制約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把城市建設成為高品質生活的空間載體,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要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新型城鎮化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提升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以管理創新提升城鄉社會活力和韌性,以制度創新提升城鄉要素配置效率﹔以協調為內生特點,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活力和人口承載能力,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以綠色為普遍形態,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以開放為必由之路,進一步擴大資源要素配置范圍,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大引力場,重塑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共享為根本目的,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水平,持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之路。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了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既能創造巨大國內需求,又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於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一方面,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是集聚要素、承載人口和經濟活動的主要空間,不同區域、不同城市基於各自主體功能定位形成的優勢互補的分工關系,能夠帶動商品和要素的集聚與擴散,引導商品和要素在不同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之間流動,促進國內大循環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今天,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還能通過促進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向這些區域集聚,成為推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樞紐,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主任、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2日 09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