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在時間長河的洗禮中閃耀著新的光彩(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新媒介與民俗文化

毛巧暉
2021年01月22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俗也隨之呈現出多維度、立體化特征,展現出生動、活態的變化,積極適應當下新的時代語境,構建新的生活節奏

  隨著媒介技術發展,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傳播渠道日益豐富,不同群體、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彼此交流、相互對話,融入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民俗文化並未停留在時光中,成為古老的“過去”,而是以主動的姿態呼應時代、感應生活,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提供經驗和情感的紐帶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民俗文化呈現新的樣態,讓蘊含其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不斷激活,展現出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文化面貌與審美風貌。

  儲舊納新

  民俗文化樣態漸趨豐富

  民俗是社會群體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象。民俗文化是一種生活文化,它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緊密相關。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節日文化、日常飲食等風俗趣尚各不相同。雲貴川氣候潮濕愛酸辣,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喜腌制菜品﹔端午包粽子、劃龍舟,中秋團圓賞月,重陽敬老登高等等,這些民俗文化代代傳承,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和人文品格。弘揚優秀民俗文化,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意義。

  當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俗也隨之呈現出多維度、立體化特征,展現出生動、活態的變化。過去的春節,全家圍著火塘聽長輩講故事,一起張羅豐盛的年夜飯,親朋好友間互相走訪拜年﹔隨著電視文化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年俗增加了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通過電話短信拜年等內容﹔當下,人們在社交媒體中祝福點贊、發送電子紅包、制作拜年表情包、發布拜年短視頻。雖然年俗形式發生變化,但闔家團聚、共享天倫、祈福新年的春節文化內核並沒有改變。再比如清明時節,不少人選擇在專有網絡空間寄托對故去親人的思念,傳統節日內涵在虛擬空間中得以傳達。

  民俗文化增添新的時代內涵。民俗能夠表現新的時代語境,構建新的生活節奏,具有流動性。比如,每逢“雙11”,電商交易呈現火爆景象,網絡購物節已經成為大眾熟知甚至延伸至海外的新民俗。這種新民俗的產生,與居民消費升級、互聯網蓬勃興起的進程同步,反映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景象。

  創新形式

  激活民俗中的中華文化基因

  不久前,一場規模較大的直播活動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手藝人。他們當中不僅有蛋雕、泥人等非遺傳承人,還有小吃廚師、面點師傅。“我小時候就喜歡這些手藝。”“我聞到了家鄉的味道。”直播間裡觀眾們踴躍互動,似乎回到故鄉,共同的文化記憶被喚醒。隨著媒介技術發展,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傳播渠道日益豐富。文化體驗類節目《2018中國記憶》探尋二十四節氣和百姓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記錄影像呈現文化體驗,開展線上活動,立體展現立春打春牛、春分釀酒拌醋、谷雨牡丹花會、立夏嘗三鮮等節氣儀式。這種極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表現形式,突破了傳統民俗傳播的時空限制,實現了“在場”與“不在場”的妙合、歷史與當下的連綴,觀眾們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可以說,新的媒介形式讓不同群體、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彼此交流、相互對話,融入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民俗的傳播主體更加豐富,民俗的接受者同時成為民俗的創造者和傳播者。近年來網絡興起“共創新風俗畫”:創作者將傳統文化與網絡元素相結合,勾勒出市井風俗畫的框架,然后邀請普通人在屏幕上創作,共同參與到民風民俗的講述中。這樣的形式融觀看、參與、體驗為一體,令人興致盎然。再如,轉發錦鯉圖案祈福也成為人們樂於參與的新民俗活動。一些傳統吉祥符號,經由簡單的動手轉發,被賦予新的生氣,在時間長河的洗禮中閃耀著新的光彩。

  民俗作為精神的外化,存於日常的器物、技藝、儀式制度中,“日用而不覺”。現代社會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但是節日、儀式、圖案、符號中所蘊含的深層文化記憶和獨特的審美符號依然持續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民俗的傳播方式、傳播渠道漸趨豐富多樣,民俗的創造、傳承、接受交融交匯,讓傳統民俗在新的時代有了多維詮釋空間。

  凝心聚力

  應時而變增強文化認同

  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民俗文化並未停留在時光中,成為古老的“過去”,而是融入新的時代生活,成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當代表達。一方面,民俗文化繼續發揮凝聚、教化、審美等功能,通過儀式潛移默化地強化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的傳統﹔鄉規民約則起到引導群眾行為、弘揚社會新風尚的作用﹔節慶民俗中如節日服飾、美食、文化符號等,對大眾產生悅耳悅目、怡情養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緊跟時代發展,在傳承中有所創新。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改善、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增強,人們愈發關注精神層面的收獲,主動調適傳統民俗,使其逐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情境。在此過程中,人們重新審視和發現傳統民俗事象的價值,如更加注重對團圓與幸福的追求,營造歡喜、安寧、溫暖的氛圍,在民俗中進一步強化文化認同。

  民俗具有重要的文化熏染和社會凝聚作用。衣食住行、傳統節日、生活禮儀、民間故事和諺語等物質、社會、精神、語言民俗,蘊含著中華民族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方面的豐富知識和實踐經驗。在社會信息化的今天,這些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場域、傳播方式、傳播主體發生顯著變化,並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變遷不斷充實、豐富,新民俗隨之積澱下來,成為集體記憶。這些新的民俗事象,延續民俗文化所包含的文化脈絡、歷史記憶,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可以說,優秀民俗文化既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也是當代中國風貌、中國精神的文化象征。

  今天,生生不息、鮮活靈動的民俗文化在媒介助力下得以全面、有效地表達和傳播。民間話語表述及審美趣味喚醒了共同的文化記憶,通過聲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鏈接、雲技術,民俗文化以主動的姿態感應生活、呼應時代,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經驗和情感的紐帶。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制圖: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2日 20 版)
(責編:關喜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