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劉筠、劉少軍父子——

一門兩院士 畢生為魚痴(自然之子)

本報記者  何  勇
2021年01月25日08: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劉筠院士在查閱資料。
  圖②:劉少軍院士在實驗基地查看魚苗生長狀態。
  湖南師范大學供圖(資料照片)

  核心閱讀

  長江禁漁10年,可以有效保護水生生物。在漁業資源保護中,除了禁漁,相關研究也不曾懈怠。

  為了解決水產養殖中育苗的問題,已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淡水魚繁殖生理學家劉筠貢獻了畢生心血。劉筠院士的兒子劉少軍院士,追隨父親的腳步,30多年專注於研究淡水魚人工繁殖方法。

  

  “父親年輕的時候,總喜歡帶著我們幾個孩子去郊區的岳麓漁場。在漁場,父親忙他的實驗,我在岸邊用罐頭瓶裝魚,就這樣認識了草魚、鯉魚、鯽魚……和他一樣,我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后,也選擇了淡水魚研究作為自己的學術方向。他研究了一輩子,我也研究了30多年了。”今年59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少軍說。

  劉少軍的父親,是已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淡水魚繁殖生理學家劉筠。父子二人同為研究魚的院士,也同樣工作在湖南師范大學。

  研究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方法

  “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等淡水魚類價格不高,在為人提供魚類優質蛋白質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劉少軍說。

  劉筠出生於1929年,從湖南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南師范學院(湖南師范大學前身)工作,一直致力於魚類繁殖研究。他是我國青、草、鰱、鳙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方法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我國四大家魚基礎理論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帶領著研究團隊,較早取得了草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他領導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異源四倍體鯽鯉,利用該四倍體鯽鯉繁殖的湘雲鯽、湘雲鯉,比普通的鯉魚、鯽魚體型肥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味道鮮美,很好地解決了魚的品質問題。

  周工健曾長期在劉筠的課題組工作,他回憶:“鯉魚、鯽魚在驚蟄節氣開始產卵,草魚在4、5月開始產卵,我們3月初就要到漁場去,3月到9月基本上都在基地。魚一般在凌晨產卵,這時我們都會蹲在水邊觀察,經常蹲到天亮。”1995年,劉筠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即便評了院士,他也和我們一起守在池塘邊,全然不顧蚊虫叮咬。”周工健說。

  讓人們吃到更多更好的魚

  走進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實驗室,樓道裡最醒目的是水族箱裡游來游去的魚:湘雲鯽2號、雜交翹嘴魴、鳊鲴雜交魚、合方鯽——這是劉少軍主持培育的4個優良品種。

  劉少軍的助手湯陳宸介紹,劉少軍院士帶領團隊在淡水魚這個領域解決了生殖隔離難題,通過遠緣雜交改變淡水魚的性狀,並把優質的性狀保留下去。“生長快、肉質好、抗病能力強、外觀美,這些優質特點都可以保留。”湯陳宸說。

  選擇遠緣雜交研究親本時,劉少軍和團隊往往以鯽魚、鯉魚、團頭魴(俗稱鳊魚)、草魚、鲌魚等經濟魚類為主。這些魚更容易出現在我國的食物譜系裡,研究這些“親民”魚種,可以讓人們吃到更多更好的魚。

  劉少軍帶領團隊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從事魚類遠緣雜交研究。他和團隊在30年時間內做了37個雜交組合,其中30個組合能夠形成存活后代。通過一系列努力,劉少軍和他的科研團隊培育出的新魚類品種生長快、口感好、還不容易生病,獲得大面積推廣。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一方僅11畝的實驗基地中有30多個魚池、100多個魚缸,這裡是劉筠和劉少軍的科研戰場。“魚類產卵從凌晨四五點就開始了,我們要觀察魚類產卵情況,作息時間就得跟著魚類走。”劉少軍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2019年11月,在父親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4年后,劉少軍也獲此殊榮。

  為水產研究領域培養人才

  “生在岳麓,長在岳麓,學在岳麓,研在岳麓”,這是劉少軍對自己的總結。

  在學術研究與治學育人方面,父親的影子都深深地投射在劉少軍身上。

  2015年,劉筠去世,但他嚴謹、勤奮的治學作風一直影響著他的學生們。2002年進入實驗室工作的張純說,想起劉筠院士,便會想起拐杖敲擊地面的清脆聲音——每天清晨,年邁的他都會拄著拐杖,出現在實驗室的走廊上,“噠、噠,拄拐杖的聲音就像報時器,讓我們須臾不敢懈怠,不敢荒廢光陰。”

  劉少軍顯然也傳承了這樣的家風。“我不僅是一個‘科研漁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書育人。”30多年來,劉少軍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關愛學生,培養出了近100名博士、碩士,為我國水產研究領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劉老師對待科研非常嚴格,每天在基地巡池2—3次,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如此。他每次巡池總能找出我們沒發現的問題,魚兒健康狀況、寄生虫等問題一眼就能看出,正是這樣嚴謹的科研態度,讓我們做研究時也更用心、更嚴格。”師從劉少軍、從事淡水魚研究的胡方舟說。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5日 14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