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保護好長江生物多樣性

白光迪
2021年02月26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前不久,筆者在江蘇省海安市中洋集團,聽公司負責人錢曉明感慨地講起長江魚類保護的歷程。

  錢曉明指著一片廠房,回憶起30多年前的一幕:大量工業廢水排入黃海,江水裹著的泥沙也淤積在灘涂上。“當時覺得很痛心,這樣下去江裡很多生物都要滅絕。”於是,他在自己公司自發開展搶救性繁育。出於對長江的熱愛,人們當時已經開始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長江生態系統、守護母親河。

  保護不能僅憑一腔熱情。1993年,錢曉明面臨著棘手問題:“咱買的魚繁殖不了,一直這樣下去不行啊。”從那時起,他下決心攻克長江魚類的養殖技術難題。然而,受制於自然條件,人工繁育魚種並非易事。比如,歷經9年努力,經仿生環境模擬、水源水流調配等技術共同發力,才解決了長江刀魚人工繁育的難題。如今,走進養殖大棚,智能化設備不間斷為魚群供氧,屏幕實時顯示水溫室溫,還有專門的幼苗孵化桶……這些都是多年積累的技術成果。事實証明,保護長江水生生物,重在發揮科技力量,應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努力發展現代化養殖繁育技術。

  技術仍在升級,機制更待深化。關於長江魚類保護,當地一位干部坦言,“協同合作還遠遠不夠,各部門各行業還存在壁壘。”實踐表明,保護性開發,要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統籌各方資源、激發保護動力。空有熱情和技術,沒有良性運轉模式,無法長效穩定地保護魚類。企業與科研單位加強合作,以優先保護為主、對接市場為輔,再把利潤用於保護,有利於實現“一舉多得”。形成“研究—保護—經營—再研究—再保護”的良性循環,離不開產學研相結合、企業社會市場相配合,科研創新、技術應用、人才吸納、市場對接、利潤反哺等缺一不可。樹立系統思維,自我發展與協同發展一起發力,才能凝聚眾智、形成合力,更好保護長江及其水生生物多樣性。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長江江魚保護,成為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從某種意義上說,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就是讓其能夠舒適自由地棲息繁殖。近年來,落實“十年禁漁”、搬遷沿江企業、優化船舶航道、整治岸線環境等,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同時應當看到,保護長江及其水生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既需要全局謀劃,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也需要實施水量水質水生態聯合調度,提高水體流動性、提升江河湖庫自淨能力。

  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我們就能更好守護“江豚吹浪立,沙鳥得魚閑”的美景。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26日 07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