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年報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財經眼)

本報記者 趙展慧 吳秋余
2021年07月05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

  近期,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0年年報。上市公司的業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上市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含金量”如何?一系列資本市場的改革舉措,又給上市公司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記者走進一些上市公司,從年報中感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疫情沖擊不改增長態勢

  滬市主板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深市公司增長8.1%

  焊接、涂裝、搬運等各類機器人各司其職,自動物料輸送系統、智能擰緊機系統、數控加工設備快速運轉……杭叉集團的智能車間每天都“忙”得熱火朝天。繼2020年走出一條業績迅速恢復、穩步增長的上揚曲線后,今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增速創新高,同比增長44.92%。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杭叉集團的生產和運輸都遭遇了很大困難。當地政府部門幫助企業渡過難關:3700多名員工的通行証連夜制作出來、復工申請即報即批、物流通行証半小時辦好……就這樣,2天之內杭叉集團恢復發貨,千萬台叉車被送往全國和世界各地。

  “面對疫情影響,公司通過創新不斷苦練降本提質、增產增效的內功。”杭叉集團董事會秘書陳賽民表示,通過打造基於5G網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的叉車智能車間,叉車產能比過去提高了一倍。

  與杭叉集團相似,2020年很多上市公司業績都走出了先抑后揚的態勢。在國家政策支持和企業自身努力下,滬深兩市主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向好,展現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高質量發展的穩定態勢。

  數據顯示,2020年滬市主板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8.19萬億元,同比增長1%,實現淨利潤3.07萬億元。分季度看,一季度至四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8%、2%、5%和6%,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3%、-21%、15%和19%。深市方面,2020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全年實現淨利潤8678.2億元。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深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8.1%和24.9%,二季度起業績開始快速修復,二、三、四季度營業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5%、13.5%和14.8%,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9.4%、26.4%和275.7%,增幅逐季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創新創業型上市公司在去年實現了業績高增長。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向好,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500.86億元,同比增長59.13%。同期創業板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43%,創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2020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良好,呈現諸多亮點。”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過去一年,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嚴重沖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復工復產,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這些因素都有力推動了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 

  滬市主板實體類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同比增長16%

  呼吸機、輸注泵,每一張病床旁的設備數據都互相連通,並且能夠匯總到監護平台上,接入醫院信息系統……2020年,借助邁瑞醫療提供的“瑞智聯”等IT解決方案,浙大一院之江院區的重症監護室實現了設備物聯、數據互聯。

  “去年公司研發投入20多億元,同比增長27.04%,尤其在高端產品方面不斷實現突破,推出了輸注泵解決方案、影像雲服務平台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持續的科技投入推動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公司將繼續增加物聯網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投入。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年報顯示,2020年,滬深上市公司持續加大技術研發與產業投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滬市方面,主板實體類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約5400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530余家公司研發投入總額超億元,約850家公司研發投入保持增長。268家科創板公司全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384.18億元,同比增長22.61%。其中15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8家公司連續兩年研發投入佔比超過30%。

  深市方面,非金融類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4444.8億元,同比增長10.8%,連續三年保持增長。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66家,5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80億元。

  “研發投入是觀察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指標,更高的研發投入,往往意味著未來更強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平安証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告訴記者,分析2020年上市公司年報不難發現,大部分行業出現了更明顯的供給側調整,比如傳統行業加大了環保、研發投入。同時,伴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力度加大,企業研發投入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新興產業進一步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和支持,半導體、生物制藥等企業在創新方面有更多投入,有效支撐上市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

  深化改革為市場注入活力

  268家科創板公司整體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

  圖像畫質更細膩、色彩表現更豐富……今年2月初,央視8K超高清電視試驗頻道開播,觀眾在多個城市的戶外大屏上就能享受到可媲美專業影院的視聽感受。這背后,離不開科創板公司當虹科技提供的重要技術保障。

  “運用我們自主研發的超低壓縮感知編碼技術,在呈現同樣畫質效果的同時可減少50%以上的傳輸帶寬成本。”當虹科技董事會秘書譚亞告訴記者,2019年12月在科創板上市,讓公司不失時機地搭上了5G發展的快車,2020年營業收入增長近30%。

  “作為小型科創企業,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加速了我們上市的腳步,讓我們獲得了超預期的融資金額,推動公司更快實現技術趕超。”譚亞說。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標志著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這一重大改革正式落地。2020年,是科創板正式開板后的首個完整財務年度,年報顯示,268家科創板公司整體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實現了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同時,科創板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展現了我國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巨大潛能和活力。

  “科創板自成立以來,堅守板塊定位,持續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加快創新資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環。”上海証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曾剛表示,通過資本賦能,科創板有效助推科技產業化,成為連接實驗室與資本市場的紐帶,促進前沿科技孵化落地。同時,科創板創新的交易機制安排和非公開詢價轉讓制度,引導私募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創投資本有序退出,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長期投資者持續加倉,實現了長期投資者與風險投資人的有序“接力”。

  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科創板產業集聚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在多個科技前沿領域,科創板已匯聚了一批涉及各產業鏈環節、多應用場景的創新企業,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29家集成電路公司涵蓋了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代工及下游封裝測試全產業鏈,同時兼備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等支撐環節﹔32家軟件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數字產業﹔22家生物制藥公司重點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治療領域。此外,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動力電池產業鏈等均已初顯規模。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深交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主板和中小板合並先后平穩落地,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兩板合並后,深市主板公司超過1470家,總市值超過23萬億元。工業體系完整,產業配套健全,一批主板公司成長為優質藍籌和細分行業冠軍,發揮著國民經濟“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創業板成長為創新創業企業集聚地,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企業擁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能力,超過六成企業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的產業聚集效應明顯。

  “隨著以注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田軒認為,注冊制下,“進口端”對公司質量嚴格把關,“出口端”退市新規壓縮了退市周期,明確了退市標准,實現了市場的優勝劣汰。同時,注冊制要求承銷機構、審計機構、法律合規機構等提升專業能力和素質,並對上市公司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此外,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持續性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更加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標准都可以推動上市公司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05日 18 版)
(責編:張穎、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