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不打烊的小店 守望武漢“夜歸族”

明月高懸,萬家燈火漸次熄滅。褪去喧囂與繁雜,當燈火在半空點燃,深沉寧靜的黑夜裡,有一群忙碌奔跑的城市夜歸族,他們繼續照亮著這座城市的夢想與未來。
派出所民警:通宵達旦送走平安的夜
呼叫增援,攜帶警械,拒不開門的男子最終被帶回派出所……上周二的夜晚對燕佔飛來說注定又是一個不平靜的夜。
90后的燕佔飛是武漢市公安局蔡甸區分局大集街派出所的副所長,也曾是武漢火神山醫院警務室的責任民警。2020年,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燕佔飛第一時間遞交了報名參與火神山工地現場執勤的申請。他和戰友們見証了從全國各地趕來的4000多台車、7500多名施工人員和100多輛挖掘機為挽救生命而爭分奪秒。
巡邏防范、矛盾調解、案件辦理……火神山醫院警務室挂牌后的每一個日夜,燕佔飛都是忙碌的,回到派出所他也是一樣的忙碌。
上周二晚上10點多接到警情,燕佔飛和同事前往現場,一中年男子精神恍惚,在家中拒不開門。經過反復溝通勸說無果后,燕佔飛呼叫增援,區分局防暴隊攜帶警械而至,最終將其帶回派出所,經民警檢測,該男子尿檢呈陽性,為吸毒人員。
做完筆錄,已然深夜。夜深人不靜,幾天幾夜回不了家,這對於一名一線的民警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晚上沒有警情那就最好不過了,這說明今天又是一個平安夜,我也能好好的睡一覺。”忙碌的燕佔飛總是感到缺覺。夜晚是各類案件的高發期,對於一線民警來說,經常有一些家庭糾紛、噪音擾民之類的警情需要處理,趕上事兒多的時候,要干上一個通宵。
“夜班對於民警來說,是一種鍛煉,更是考驗。每一次處警,都需要分析、判斷並且勇敢地沖上前。”燕佔飛告訴筆者。
急診醫生:生命的守夜人
夜幕降臨,當大多數人進入夢鄉時,醫院的燈光卻從未熄滅。有一群白衣天使被稱為“生命的守夜人”。在病房裡,他們嘔心瀝血,用無私的大愛幫助患者解除病痛﹔在搶救室,他們爭分奪秒,用精湛的醫術戰勝死神的威脅。他們日夜操勞,護佑著生命的尊嚴。
剛搶救完一位腦外傷、頸椎骨折的傷者,又接診了幾位醉酒患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裡,張利娟腳步不停,忙前忙后。作為一名急診科醫生,對張利娟來說,病人必須第一時間得到治療,夜班搶救就是與時間賽跑。
回望去年,跨年夜裡值班的張利娟接診了140個病人,90%都為發熱病人。疫情的陰霾退去,張利娟的新年願望是希望不要在急診室看到大家。
在急診科,病人多、病情重、搶救多,對夜班醫生體力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夜班忙起來都是一陣一陣的,有時候病人多了,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張利娟告訴筆者。
白天醫院監護力度強,突發情況相對容易被發現。晚上人手少,但突發病情不會減少,特別考驗夜班醫生的應急處置能力。
從業十多年的張利娟醫術精湛,面對各類病患有條不紊,除了竭盡全力去救助病患還要做好與家屬的溝通。特別是一些年輕病人,遇上意外,病人家屬期望值比較高,溝通就十分重要。
“我相信,任何急診搶救醫生都願意盡最大努力把人救活,這是我們的本心,也是我們的理想。”張利娟說。
經歷疫情,看慣生死,張利娟認為一家人團團圓圓更為重要。
“我經常會想,這個病人可不可以不死?”手術台上,她爭分奪秒和死神賽跑。每一台重要手術結束,張利娟都累得快要虛脫。
她習慣在盒馬集市買一些零食和水果,夜班后順路取走,作為沒空陪伴孩子們的補償。
出租車司機:披星戴月的擺渡人
要說熟悉一個城市的人,出租車司機算是其中之一。跟隨滾動的車輪,他們得以維持生計﹔透過小小的車窗,他們見証城市發展和時事變遷。他們晝伏夜出,穿梭在城市輝煌燈火之中﹔他們月下前行,通過后視鏡觀察百態人生。
李少雲,蘋果新春大片《女兒》周迅飾演的夜班的士司機原型。6年前,李少雲與丈夫分開,獨自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依依生活。沒人幫忙照顧女兒,李少雲又不放心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於是帶著女兒一起出車。從此,李少雲駕駛的這輛薄荷青的士,成了一個流動搖籃。
疫情期間,由於孤身一人帶著孩子,出於安全考慮無法外出做志願者,她就待在小屋裡建起了愛心輸送中轉站。為需要上班的醫生,護士,警察以及病人,市民提供外出車輛。她24小時在線,尤其是到了后半夜更是一刻不睡,唯恐錯過一次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機會。
解封后的武漢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喧囂,李少雲的夜班司機生活也回到了從前。晚上六點多照顧好依依吃飯,李少雲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現在孩子已經大了,也有了些自理的能力,已經很少跟我出車了。”在李少雲看來,晝夜顛倒的作息總歸不是那麼好。
李少雲經常開出租車到凌晨三點收車,有時候,路過盒馬集市24小時自提點,會把白天下單的牛奶、蔬菜和其他同日用品帶回宿舍。這個時候,她才能從出租車司機變回了媽媽,家裡有已經熟睡的的女兒。
24小時守候“夜歸族”
深夜歸家,能及時取走當天購買的生鮮日用品,對夜歸族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
近期,盒馬集市打造24小時無人自提點,目的就是方便每一位社區的消費者,其使命就是“服務每家店,隻為每個家”。盒馬集市小店讓小區裡的所有夜歸族,能夠及時拿到第二天家庭需要的菜品和生鮮,讓他們的夜半回家路充滿溫情。
值完夜班的張利娟回到小區,在自提點取走了當天在盒馬集市下單的牛排,這是她兩個孩子的最愛。
奮斗的夜歸族,在黑夜中的平凡角落閃光。一份愛,溫暖一座城,致敬每一位在黑夜裡,點亮城市的人!我們不會忘記,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朱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