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農民增收基礎不斷夯實,農村消費持續升級,市場潛力不斷釋放——

農民腰包鼓 鄉村消費旺(消費視窗·縣鄉消費新亮點①)

本報記者  常  欽  李曉晴
2021年12月15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浙江台州市仙居縣引導農民發展花卉產業,促進增收。圖為在該縣一家花卉種植基地的大棚內,農民正在進行花卉管理。
  人民視覺

  挖掘縣鄉消費潛力,是擴大消費的重要著力點。改善縣域消費環境、促進農村消費,是拉動內需、支持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隨著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擴大縣鄉消費的基礎不斷夯實,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近日,本報記者深入部分農村,探尋縣鄉消費新亮點,展現消費升級給農業農村發展和當地群眾生活帶來的新變化、新機遇。

  ——編  者  

  

  腰包鼓了,家裡物件也跟著升級換代

  來到山東東營市東營區牛庄鎮何家村村民喬明洲家,干淨整潔的農家院裡,一輛新能源汽車和一輛電動三輪車很是顯眼。“電動三輪沒有車棚,一遇到刮風下雨,接送孫子上學放學總是揪心。”喬明洲說,汽車消費政策給力,購買新能源車還有補貼,他就在鎮上買了一輛。

  產業興旺腰包鼓,給了喬明洲買車的底氣。牛庄鎮是農業強鎮,蔬菜、瓜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當地農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過2.4萬元。

  “腰包鼓了,家裡物件也跟著升級換代。”喬明洲忙拉著記者進屋看看,變頻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等家電一應俱全。“今年屋裡還添了個‘大家伙’,超靜音帶除菌功能呢!”喬明洲指著客廳裡的圓柱形立式空調說。

  多重利好帶動農民“購物車”升級。“強農惠農政策落地,為鄉親們的品質生活增色不少。”鄭州大學商學院經濟系主任沈瓊說。走在何家村,汽車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新能源車越來越多,村裡正忙著建充電樁哩!”喬明洲說。

  商業網絡加快“補鏈”“補網”。東營區裡建起大型購物中心,鎮上還有綜合超市,村裡有便民商店,便民服務圈延伸到農戶家門口。來到村頭商店,新鮮蔬菜琳琅滿目。“沾泥帶水的,透著新鮮勁兒!”今年67歲的張慶泉老人正在挑選芹菜,菜籃裡裝得滿滿當當。

  “網購需求旺盛,村裡包裹數量不斷增長。”每天一大早,何家村村民高文娟總會騎上三輪車,挨家挨戶敲門送快遞。以前村民網購的多是衣服、鞋子、書包文具等日常用品,現在,手機、平板電腦等新鮮物件多了起來,村裡的不少老年人也開始學著上網購物。

  在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持續快於城鎮居民、農村物流體系和商業設施不斷完善等因素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增長18.1%,新產品、新服務推動生存型消費加快向享受型消費轉變,縣鄉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產銷對接暢,不斷夯實農民增收基礎,增添消費后勁

  走進江蘇宿遷泗陽縣三庄鎮尚然農場,草莓大棚裡生機盎然,層層疊疊的葉子下挂滿果子,鄉親們正在採摘草莓。草莓生長在連棟溫室裡的半空中,無土栽培、自動滴灌,空間充分利用,產量成倍增加。“空中草莓”也是農場負責人朱政的新招牌。

  “質量就是市場,品牌就是競爭力。”朱政很重視打造農產品品牌,這兩年先后申請兩個商標,農場種植的草莓、葡萄先后通過綠色食品認証。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城鄉消費者對農產品供給的最大關切是吃得安全、放心。”沈瓊說,各地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推動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一大批綠色優質農產品扮靚百姓餐桌,拓寬鄉親們的增收渠道。

  泗陽縣委書記馬偉介紹,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縣裡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持續擴大農產品品牌富民效益。“三品一標”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統稱)446個,“三品”農產品產量佔比達80%。

  水果做出牌子來,效益跟著漲起來。朱政的草莓、葡萄比普通水果的價格高出1.5倍,仍然供不應求,賣進了縣裡的各大生鮮超市。“等到盛果期,車來車往採摘草莓的人絡繹不絕。春節期間菜市場、社區超市裡不少鮮草莓都是從我這進貨的。”朱政滿面笑容。

  餐桌連田頭,消費帶動生產。在四川南充南部縣,綠意濃濃的山頭上,黃澄澄的愛媛果凍橙點綴其間。豐收時節,梅橙香貨種植基地種植戶羅強的電話很忙,不少外省客戶打電話詢問認領果樹情況。“消費者認養果樹,我們精細化管理,全過程可溯源,等果子熟了發給認養人。”羅強介紹。

  “每棵樹的認購價一年399元,臍橙樹找到了好婆家!”今年以來,各地已有4000多位消費者找羅強認養果樹。“根據消費者心理,我們推出的‘生日樹’‘家庭樹’‘愛情樹’也很受歡迎。”

  “認養果樹一舉兩得!既滿足了市民享用綠色水果、體驗農場生活的願望,又解決了水果的銷路問題,增加了果農收入,促進了鄉村發展。”南部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會說,訂單農業的銷售模式實現了市場零風險、產品零庫存,為當地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注入新動力。

  “產銷對接暢,不斷促進農民增收、夯實消費基礎。”沈瓊說,農產品上行順暢,持續倒逼生產端優化升級,推動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分級和標准化,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農產品供應鏈加速向以銷定產的供需模式轉變,供應鏈條進一步縮短和優化,推動農業向數字化、智慧型轉變。

  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田間地頭變成直播間

  “核桃個小作用大,核桃‘家族’向大家問好……”甘肅隴南市成縣雞峰鎮金葡村,直播間裡,“同谷家裕”電商部經理呂楊正賣勁兒吆喝。另一頭,廠房裡鄉親們分揀、包裝,一箱箱琥珀核桃仁、核桃油等產品裝進貨車發往全國各地。

  成縣有著“中國核桃之鄉”的美譽,但礙於深溝大山,核桃銷路一直打不開。一根網線連城鄉,當地依托電商把優勢資源與全國大市場對接。“現在開車收貨,快遞發貨,山裡貨運得出、供得上、賣得好。”

  看到身邊的變化,從小就跟核桃打交道的村民張會林發現新商機。“市場需要什麼,咱們就生產什麼!”張會林成立電商公司,隨后“同谷家裕”品牌創立,團隊研發的“琥珀核桃仁”成了網紅爆款。如今,品牌入駐多家線上平台,一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

  電商拓寬鄉親們的增收路。在張會林帶動下,不少在外務工的人返鄉創業就業,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農產品,大山深處的核桃、土蜂蜜、木耳等農產品借助網店賣向全國,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如今鎮裡有核桃園1500畝,蜜蜂養殖800箱,帶動27個村、2.8萬人直接受益。

  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發展蘋果產業比較晚,市場沒有完全打開,去年蘋果上市后,價格從剛開始的兩元一斤一路下滑,當地果農十分著急。后來,綏中果農將蘋果帶進快手平台上的果品經營直播間,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很快打開了銷路。累計成交1500多萬公斤,2000多家農戶從中受益。

  今年以來,我國農村電商持續增長,前三季度,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043.9億元,同比增長1.5%。“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田間地頭變成直播間。”沈瓊說,社交電商、直播帶貨降低了電商門檻,許多農民通過微信或直播方式銷售自家農產品,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不少知名農產品涌現,農產品購買轉化率提升明顯。

  好生態產出好產品,好風景也能變成好效益。冬日暖陽裡,湖畔蘆葦漸黃,灰白蘆花綻放,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北村風景如畫,吸引不少游客駐足拍照。今年52歲的村民劉暢看著鄉村游火熱,白天照顧果園和游樂項目,晚上變身網絡主播,為家鄉美景代言。“採摘收入、電商銷售,去年全家總收入超過50萬元。”

  鄉村旅游蘊藏著巨大的農村消費潛能。銅山區根據資源稟賦,分生態旅游、產業帶動、山村風貌等6類進行村庄特色設計打造。如今,已建成6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0個市級特色田園鄉村和190個美麗宜居村庄,一個個美麗村庄成為周邊城市市民的旅游目的地。

  為了吸引游客消費,區裡請來旅游專家提升改造。古朴的石頭院落,屋牆上裝飾著船槳、斗笠,“山村味”與“漁家味”相得益彰,村裡人跟著吃上了“旅游飯”。全村300多戶1000多人從事旅游相關行業,開民宿、賣特產、開餐館,旅游業年收入近1億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萬余元,村集體增收100多萬元。

  “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鄉村旅游串點連線帶面,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沈瓊說,下一步要努力提升縣域文旅服務功能,鼓勵文旅、民俗等資源豐富的鄉鎮推動商旅文體娛融合發展,以產業融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繁榮鄉村市場。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5日 18 版)
(責編:周恬、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兒童攝影:用鏡頭留住童真(消費萬花筒)
  “想用光影記錄下這個珍貴的時刻。” 最近,北京房山區的王女士帶剛滿月的寶寶到一家兒童攝影機構拍攝了一套滿月照,看著照片上寶寶的可愛小細節,王女士非常欣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