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致富路連起幸福網(現場評論)

何  娟
2021年12月24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上行隻見一線天,下行隻見一線江。”進入西藏自治區左貢縣東壩鄉的唯一道路長度20多公裡,垂直落差超1000米,上依絕壁、下臨深淵,“回頭彎”達幾十處,在地圖上宛若打了結。正是這樣一條盤山路,為地處偏遠的東壩鄉架起了致富路、幸福路:人們外出上學、經商、務工更便利,石榴、核桃、蘋果等農產品能物暢其流,來此旅游觀光的游客也日漸增多。

  阻則窮,通則富,交通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在許多偏遠地區,一座大山、一條大河就足以阻斷發展機遇﹔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致富大門。行走瀾滄江,沿途豐富多樣的風光讓人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條條蜿蜒的大道小路更令人感到震撼。在雪域高原筑路,不僅面臨工期短、高寒缺氧、生態脆弱等不利條件,還要應對復雜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帶來的技術難題、高昂成本,難度可想而知。縱貫青海、西藏和雲南,一路多次橫跨瀾滄江的214國道,就是連接三地的重要通道和紐帶。

  改善交通現狀,不僅要打通大動脈,也要暢通微循環。農村交通如同毛細血管,是關系群眾出行的“最先一公裡”。近年來,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契機,瀾滄江沿江各地積極新建、改造道路,加強對農村公路的運營、管護力度。車行214國道,一路能見到許多小道與之相連,不少地方的公路一直修到村口。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的鄉村公路,讓“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照進現實﹔瀾滄江上大量溜索改橋,讓“翻山越嶺、溜索過江”的歷史一去不復返。大道小路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方便了群眾出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助力。

  道路通,百業興。西藏昌都,國道214沿線的吉塘鎮依托有利地理區位,打造集溫泉度假、生態農林、民俗體驗等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特色小鎮,吸引了許多游客,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從青海囊謙縣大橋村,到西藏左貢縣東壩鄉,再到西藏芒康縣如美鎮,培育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通達的交通不可或缺。事實証明,一條好路不僅能給一地帶去人氣,更能帶去財氣,源源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

  “出得了”還要“出得好”。前往西藏芒康縣竹卡村的路上,有許多彎急坡陡的“U型彎”。來到覺巴山附近,隻見一座大橋飛跨兩地,盡頭連接一處隧道。從當地群眾口中得知,這是不久前建成貫通的覺巴山特長隧道。正式通車后,穿越隧道僅需10分鐘,將使這一路段行程縮短19公裡,通行時間縮減1個多小時。群眾感慨:“有了橋和隧道就方便多了。”從土路、砂石路到水泥路、柏油路,從一條條穿山而出的隧道到一座座讓天塹變通途的現代化大橋,不斷改善的交通條件,見証著農村公路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嬗變,讓沿江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需要。錨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志更強,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優良傳統,就能在雪域高原鋪就更多幸福路,讓各族群眾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24日 05 版)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自測脈搏看心率(名醫講堂)
  一名患者曾這樣描述他的經歷:心跳突然加快或變慢,像是打拍子漏掉一拍,或者腳底踩空了,無法預知下一秒又會怎樣,給人一種無所適從的感覺。這種現象大多屬於心悸,即心律出現異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