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兩區一樞紐”戰略助力城市騰飛
5月17日,武漢城市圈研究會發布《2021年武漢城市圈融合指數評估報告》,鄂州以0.7299的城市融合指數居武漢城市圈綜合排名第一。
近年來,鄂州群策群力擘畫藍圖:以“兩區一樞紐”為發展目標,錨定武鄂同城,接力城鄉融合,暢通航空貨運。位於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位置,全市長期性戰略紅利、制度性政策紅利、持續性市場紅利加速釋放,交通區位優勢更加突出,集聚高端資源更加有利,引領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力塑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樣板”
3月,《武漢鄂州共建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合作協議》簽署。以重點突破帶整體推進,兩市同城化發展提速,一個長江中游區域協調發展的“樣板”漸次展翼。
“硬聯通”,鋪就共進路。1月,在武漢、鄂州兩地的共同努力之下,短咀裡湖橋拓寬工程開工,昔日“瓶頸”將成為雙向8車道的暢通路。
路網一體化建設項目中,先后有未來三路、未來二路、高新七路等多條市政道路實現“硬聯通”。此前,武漢公交301、武漢地鐵11號線延伸至鄂州,讓兩地市民生活由“雙城”邁向“同城”。
隨著花湖機場投用趨近,航空客貨運“雙樞紐”更將拓寬武鄂同城發展路徑。根據規劃,到2025年,花湖機場將與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吳家山鐵路樞紐等交通樞紐一起,共構武漢城市圈“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
“業相鏈”,對接動力源。去年以來,葛店開發區搶抓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機遇,加快光電子信息產業“補鏈、強鏈、延鏈”,與武漢共促“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做大做強。
數據顯示,2021年,鄂州與武漢對接簽約項目40個,總投資244.45億元,佔鄂州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46.5%,在鄂州注冊冠以“武漢”名稱的企業超千戶。
武鄂同城發展,基礎在產業,創新在科技。啟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區建設以來,紅蓮湖科技園納入東湖科學城拓展范圍,葛店開發區納入光谷科學島規劃統籌范圍﹔新增3家省級創新平台,加快建設未來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創新聯合體、青天湖產業技術研究院和三安光電鄂州創新中心。
“民為重”,增強向心力。去年底,鄂州市第三代社保卡正式增加“武漢通”功能。鄂州市民持社保卡在武漢可以乘坐地鐵、公交、輪渡,享受武漢市民同等待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願,政之所行。一個窄窄的窗口、一張小小的卡片,承載的是向心之力,透視的是民心所向。武鄂“民生同保”正持續發力,推動武漢優質資源、優質服務向鄂州輻射延伸,如城鎮職工社保、醫保有望實現無障礙轉移接續、赴武漢就醫實行醫保異地即時結算等。
在葛店開發區紅蓮湖新區,一批自助政務服務一體機投放,讓在鄂州的武漢市民可自助辦理314項便民服務事項﹔兩地採取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兩地聯辦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公積金服務事項的“一窗辦理”。
城鄉40年攜手為全省乃至全國破題示范
近40年發展,鄂州在構建新型城鄉關系的實踐中接力向前。從“統籌”到“一體化”,再到“融合”,前行路上,鄂州為全省乃至全國破題示范。如今,看城市,青春蓬勃,活力迸發﹔看鄉村,鄉愁可寄,振興可期。
精塑城市,有序更新。數月前,鄂州市會展中心完成鋼結構封頂,工程建設轉入下階段。總建筑面積11.65萬平方米,總投資8.49億元,這座形似蝴蝶的現代化建筑建成投用后,將結束鄂州沒有現代化展覽場館、無法承辦大型展會的歷史。
回顧近些年來的鄂州城市建設,貨運樞紐機場帶動的“宏大敘事”不勝枚舉。時下,鄂州正向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發起沖刺。結合創建工作,全市啟動十大工程建設,推進城市有序更新。未來五年,這座城市將被賦予綠色、智慧、宜居、人文的多樣面孔。
近40年建市史,鄂州城市建設經歷了起好步、大跨越、待騰飛幾個階段,城市空間大幅拓展,城市功能不斷優化,聚集作用更加明顯。2021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6.72%,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提高了43.72個百分點。
振興鄉村,共同繁榮。春夏之交,長港鎮峒山村景色宜人,青白灰三色調的村居建筑,與周圍山水田園融為一體,新社區和古村落掩映於綠色之間,水鄉氣息扑面而來。
村灣綠化,環境美化,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污水治理,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在城鄉間“無縫連接”……過去5年,鄂州建設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9個,改建農村戶廁近萬座、公廁362座,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截至目前,鄂州鄉鎮和建制村硬化路、客車全覆蓋,農村4G網絡全覆蓋,自來水普及率達99.13%。
農業打底,三產融合,鄂州鄉村產業之樹蔓枝勃發。2021年,全市糧食總產量突破5億斤,農業總產值達171.8億元,接待國內外游客728.9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2.38億元。
架橋鋪路,要素暢流。3月,鄂州召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暨全域整村授信工作推進會,18家金融機構與20余家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今年底,全市303個行政村將實現整村授信全覆蓋。
土地出讓收益分配中,鄂州規定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財政反哺、國資引領、金融活水,改善了鄉村面貌,助推了產業發展,也吸引各路社會資本下鄉入農。梁子湖區謀建武漢城市圈“后花園”,好山好水蓄積的吸引力逐步釋放,近年累計吸引城市資本超過100億元。
截至去年,鄂州城鄉居民收入比已從“十三五”初期的1.82倍降至1.78倍,絕對值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拓展對外開放通道
7月17日,順豐航空波音767-300全貨機搭載著一批發往深圳的快件,由湖北鄂州花湖機場飛往深圳寶安機場,標志著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該機場未來將與武漢天河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協同聯動的湖北民航“客貨雙樞紐”機場體系。
建設全程屢創紀錄。“尊重企業選擇,尊重市場規律。”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推動下,以機場為主體的物流樞紐項目相繼取得納入國家規劃、選址獲批復、立項申報審批、合作協議簽署、合資公司成立等實質性進展,用3年實現了同類項目5年才能達成的目標。
2019年12月,《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9-2035年)》發布,將武漢與鄂州的兩大機場並列為“兩核引領”﹔2021年2月8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年)》公布,鄂州被列入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名單。
貨運樞紐機場落戶湖北、選址鄂州,與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交通優勢、產業布局等條件息息相關,背后更與省市企三方“進取、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密不可分。建設全程用時不到10年,在國內外民航界均屬罕見,花湖機場每走一步都在創造奇跡!
鄂州臨空優勢在“核”。2019年至2021年間,湖北省先后批建鄂州、黃岡和黃石三個臨空經濟區。如一顆硬核,花湖機場將鄂東三市緊緊凝聚,產業布局各辟新路、各具特色。
鄂州臨空經濟區產業規劃的優勢在“核”,重點發展智能制造、醫療健康、航空物流等臨空偏好型產業以及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目前,順豐“三大中心”(國際分撥中心、全球維修中心、跨境電商中心)、日郵物流樞紐中心等項目已成功簽約。
鄂州航空物流產業園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服務、規劃咨詢服務、設施運營維護和物業管理等。建成后,將引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智能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同步發展現代物流、研發設計、生產性租賃服務、信息大數據服務、商務及居住配套等支撐產業。
空港門戶通達全球。今年2月,湖北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省委提出,要把花湖機場作為湖北強化開放功能的“翻身牌”來打。
從九省通衢升級到五洲通衢,湖北要真正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新發展格局的中部戰略支點,花湖機場是“支點中的支點”,並將承擔國家貨運航空樞紐使命,參與全球物流競爭。
按照設計規模和業務預測,花湖機場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2025年預計為250萬噸、100萬人次,至2045年則有望分別達到765.2萬噸和1500萬人次。(李洪江 黃朝暉 曹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