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樂園業主共同締造 垃圾場“蝶變”幸福角

武漢花山聯投花山拾光樂園裡業主參加活動。
2月24日,春日和煦,武漢花山聯投花山拾光樂園裡一片歡聲笑語。
誰能想到,眼前這片樂園是由垃圾場蝶變而來,是湖北聯投攜手街道、社區、學校與3000多戶居民,一起策劃、設計、建設和維護的樂園。
2021年6月,花山郡二期正式交房,進入裝修階段。一路之隔的荒山化身臨時建筑垃圾堆積場,與嚴西湖美麗的風景極不和諧。這座“荒山”介於花山郡項目住宅區2.1期與2.2期之間,因住宅區靠公園南側道路與沿湖道路未聯通,兩個小區的通勤距離過長,業主出勤極其不便。隨著裝修和入住業主越來越多,山上建有臨時板房、建筑垃圾清運中轉站,逐漸淪為附近的建筑垃圾堆場。嚴重影響了居住體驗,業主對改善居住環境的訴求也與日俱增。
“一到夏天,蚊虫特別多。”居民夏莉莉抱怨說,這個垃圾堆場白天影響市容,夜晚黑燈瞎火,大家都繞道而行。
“隨著入住率的升高,居民都向往美好的生活環境,對這片荒山意見很大。”花山街道辦紅焰社區黨委書記王曄說。
接到多方反饋后,湖北聯投黨委決定“建設群眾滿意的公園”,支持置業公司對這座荒山進行整改煥新。一支由置業公司19位黨員組成的公園共創黨員先鋒隊成立,開啟公園共同締造計劃。
開啟公園共同締造計劃。
建一座公園並不難,按照以往的經驗,隻要把建筑垃圾清走,覆蓋些綠植就行,既省事又省錢。但聯投置業考慮的卻是,如何把公園建在居民的心坎上。
置業公司黨支部決定啟動線上調研,向3000多戶業主發送了《長山公園建造及運營管理調查問卷》,涉及家庭結構、興趣愛好、關於公園生活場景設想等11個問題。
但調查問卷的推進並不順利,居民參與度並不高。部分居民存疑,認為“開發商作秀,走個過場而已”。
“居民不主動參與,我們就上門!”黨員先鋒隊選取50戶業主,面對面交流。“四季有景有花可賞”“要有籃球場和羽毛球場”“要有小朋友玩耍的空間”……在黨員先鋒隊的努力下,居民慢慢打開話匣子。
但通過上門面對面走訪,群眾參與度依然有限。業主朱強強熱心給小區“挑刺”,以往經常借助自己開設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反映小區存在的問題,被廣大業主視為“業主代言人”。置業公司主動請他在公眾號上發布《花山郡小區山體公園建設需要您的參與》,向廣大業主發出倡議,最終收回了2112份有效問卷。
對家門口公園的模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象,通過對問卷的深入分析,居民的需求高度多元化,主意也很多。
該如何統一意見呢?受朱強強微信公眾號啟發,“長山公園社區共創”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上面發布了公園設計初案。經過現場投票,保護生態林地、提供全齡友好活動場地等七大設計原則得以確定。
大家的建議被採納,業主參與的熱情不斷高漲。
業主張女士激動地說:“現在我多了一個身份——公園設計師,其實我也不懂專業設計,但這個形式很好,大家都參與設計,公園什麼樣,我們都有發言權。”
昔日荒山蝶變活力樂園。
2022年7月27日,公園正式開工。之后的60天裡,朱強強幾乎每天都要去工地現場轉一轉,成了公園建設的“監工”。
2022年9月30日,佔地1.7萬平方米、經業主投票得新名的“聯投花山拾光樂園”正式開園。
昔日荒山蝶變活力樂園,“共同締造”的過程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朱強強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心系業主 為民排憂 國企風范 責任擔當”16個大字,送到聯投置業黨員先鋒隊手中。
開園只是開始,共建共享更要共管。“不能幾年后,籃球場沒了籃框,雨水花園變成臭水溝。”在朱強強的倡議下,居民自律公約開始擬定,大家還成立了志願小分隊,戴著紅袖章,定期維護公園衛生環境,自發在公園巡邏,監督提醒所有居民愛護、珍惜大伙兒一起建設的公園。
朱強強由小區的“挑刺者”變成公園建設的倡議者、監督者、志願者,而他,只是眾多居民的一個縮影。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昔日荒山蝶變活力樂園,正是因為找准了‘變’之關鍵,引導3000余戶居民實現從‘台下看戲’到‘上台唱戲’的角色轉變,找到‘最大公約數’,形成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才能獲得居民點贊和共同維護。”聯投置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圖/文 唐堅、王瑋、陳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