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供電:數智轉型強電網 服務群眾潤無聲

對內推動流程簡化、提質增效,對外加速響應、提升服務,2023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及科技創新,著力提升電網智能化、提高管理服務智慧化水平,讓管理有“數”支撐,讓服務有“智”助力。
數智電網。國網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供圖
數智電網:運行掌控“千裡眼”
武漢地區四季分明,氣象條件復雜,暴雨、雷電、颶風等自然災害都會威脅到電網穩定運行。作為湖北省試點,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全面推動自動化建設,先后在變電站、開閉所、線路開關等眾多種類設備上安裝數據採集和遠程控制系統,投運649個台區智能融合終端,利用光纖和5G實現數據傳輸,確保對台區配變負載率、三相不平衡等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實現設備遙測、遙信、遙控、遙調和遙視“五遙”功能。
FA饋線自動化功能的啟用,更是將配電自動化系統深化應用推向更高層次。當投入FA全自動模式的配網線路發生故障時,配電自動化主站可自行進行故障研判,全自動遙控執行故障隔離,並迅速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全程僅需1分鐘且無需人工干預,大大提升配網故障處理效率。漢南試點片區內8座變電站、83條饋線極差保護調整,配合當前FA策略,精准定位故障區間,大幅提升配網安全性和供電可靠性,最大限度實現客戶停電“零感知”。
無人機智能巡檢。國網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供圖
數智巡檢:“天降神兵”查隱患
供電設備廣發分布在城鎮、鄉村,延伸到田間、魚塘,點多面廣,為及早發現線路設備存在的缺陷及潛在運行隱患,都要定期組織線路巡檢。依靠工作人員的“火眼金睛鐵腳板”,查看每基杆塔有無可能引發短路的鳥窩,杆塔有無歪斜鬆動,利用望遠鏡、紅外測溫儀檢查杆塔上的導線、金具、絕緣瓷瓶有無壞損。而且傳統模式的巡線要沿電力線路徒步進行,遇上湖泊、河流還得繞道,兩人小組一天下來隻能巡檢電杆80基左右。
武漢供電公司運用了無人機智能巡檢,針對架空線路開展無人機智能巡檢,通過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僅漢南地區對架空電力線路進行三維掃描、建模及自主航跡規劃35.42公裡,自主航跡錄入513.96公裡,實現漢南全域59條、549.38公裡配電架空線路、1.36萬基杆塔的自主航跡全覆蓋。同樣的兩人小組每天能完成精細化巡檢的杆塔數量由原來的80基提升到了200余基,巡檢效率提高了2.5倍。因為無人機從杆塔上空拍攝,還能避免人員地面巡檢的視覺死角,讓線路上的各類缺陷、隱患無所遁形。
無人叉車。國網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供圖
數智供應鏈:無人叉車“店小二”
位於漢南區的武漢供電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基地裡,幾台紅的、綠的無人叉車在倉庫裡快速穿行。現場隻見一台紅色的叉車左轉、直行、右轉,穩穩停在變壓器備品區的黃線內,然后用強健的“臂膀”輕鬆而又利索地托舉起一個數百斤的變壓器,轉身悄無聲息疾駛而去,片刻就把變壓器轉運到出庫區等候的卡車上。
武漢供電公司推行的倉儲數字化轉型,將傳統的入庫、轉運、配送等常規倉儲作業環節進行優化,利用機器人、北斗定位等諸多新技術及自主開發的軟件系統平台,實現物資自動搬運、自動上架、自動盤點、自動調配、物料抽檢、物流軌跡跟蹤、供應鏈運營監控等功能。保証倉儲出檢驗、入庫自動作業全過程的無縫銜接、高效協同、智能化管控,倉庫作業高效開展,為響應武漢地區電力生產服務一線物資需求、發貨快速准確提供了保障。
“2022年,我們供電服務區域內的戶均停電時長同比降低24.44%, 故障搶修平均所需時間從2019年的3.15小時縮短到0.33小時。”說到電網數智化能讓群眾落下什麼實惠,國網武漢市漢南區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說。(毛強、熊音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