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商學院:“五宜”家園構筑育人共同體 迸發正能量匯聚大能量

“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找准你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好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日前,在武漢工商學院2棟學生宿舍的“一站式”社區驛站內,該校校友、青年教授、博導瞿程凱專門向讀專科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求學深造的經歷,鼓勵他們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聽了瞿程凱的建議,還在讀大二的龐俊豪陷入了沉思,他決定從現在開始復習准備專升本考試,為自己的將來拼一把。
圖為學校優秀校友瞿程凱在”一站式“社區驛站與學弟們交流。張美靜攝
像這樣的分享活動每周都會在學校的“一站式”社區驛站內開展。該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回應新時代學生的新特點、新訴求,探索“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凝聚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成立“一站式”社區建設領導小組,構建“校領導聯系社區、院領導負責社區、教師輔導員進駐社區、學生干部融入社區、優秀校友對接社區”的“六位一體”社區協同育人體系。
該校建有校級“一站式”社區服務中心、社團文化中心和11個“一站式”社區驛站,推動“線下+線上”服務平台建設,線上“校長直通車”平台對於學生反映的一般事項,將於工作時間4小時內回復,辦結時間不超過3個工作日。積極推動領導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務力量下沉,自覺踐行“一線規則”,營造“學在武工商”“溫暖一家人”濃郁氛圍,共建“宜思、宜教、宜學、宜創、宜心”的“一站式”社區家園。
學生在“一站式”學生社區辦理業務。楊小婷攝
開拓浸潤式思政陣地,建設“宜思”社區。開學伊始,黨委書記劉生元、校長孔建益先后在社區附近的學術報告廳為學生上“開學第一課”,學校副校長左宗文等多次來到社區驛站,與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談心談話,講黨史,唱紅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小分隊進社區驛站開展宣講,於思想向陽處取火,在育人第一線展旗。
學校的管理學院是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湖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學院黨總支書記王留志堅持“走盡宿舍、走進驛站,走近學生”,每周都會帶領黨員服務中心的學生干部們來到社區驛站值班,面向師生開展黨建思政、學業輔導、就業創業、日常事務、健康管理等服務,打通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裡”。
打造交互式育人場域,建設“宜教”社區。“中午的時間很寶貴,在社區驛站可以就近討論項目,真方便!”該校文法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大二學生石元惠高興地說。今年初,她和7位同學組成“挑戰杯”競賽小組,專業課老師王珊珊成為了她們的指導老師,為了節約時間,每周四午飯過后,王珊珊老師都會來到社區驛站進行指導。除此之外,該校各學院黨總支書記、259名班主任等也常態化下沉社區驛站,就近為學生們提供專業輔導、競賽指導等。
了解到不少學生對書法和國畫等的喜好,該校藝術與設計學院的戚月老師在5棟學生宿舍的社區驛站開設了免費書法、繪畫興趣課,利用課余時間教學生們練習書法、畫國畫,“前期主要以書法、國畫為主,到6月份逐漸以扇面為主。”戚老師談道,想利用社區驛站培養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弘揚者。在“一站式”社團文化中心,同學們隨時可以開展社團文化活動和各類體育運動,提升綜合素質。
創設共享式學習情境,建設“宜學”社區。學校統籌“一站式”社區、圖書館、晨讀園、“未來學習中心”等公共空間,常態化開設弘德講壇、博問講壇、長江生態講壇、中部金融講壇等學術講壇,壯大朋輩導師隊伍,“真人圖書館”“學霸面對面”“考研經驗說”等豐富多彩的學習分享活動吸引了不少同學參與,努力打造“處處可學、時時能學、人人樂學”的濃厚氛圍。
培育開放式創新生態,建設“宜創”社區。3月27日晚,一批有志於創新創業學生將社區驛站擠得滿滿當當,該校電子商務學院學生趙志雪講述了自己通過電商創業幫扶農戶銷售農產品的故事,她還獲評了2022年度創新創業類“洪山好人”。作為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學校充分激發“一站式”社區的創新活力,通過全程化實施“雙創”培養、真實化構建“雙創”平台、多樣化開展“雙創”實踐,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1萬多平方米的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一站式”社區平台,以創業訓練營、創業項目孵化、創業精英班、創業校友服務等多種形式促進創新創業。
營造全景式文化氛圍,建設“宜心”社區。學校在“一站式”社區服務中心內專設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總面積約270平方米,建有心理功能室9間,完善心理健康三級預防體系,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健全平安校園管理機制,學生公寓均使用門禁管理、面部識別等系統。依托全國啦啦操示范窗口高校、中國龍獅協會培訓示范基地、湖北省龍舟研學示范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定期舉辦文明寢室評選、“七彩”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月、傳統文化節等,讓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潤澤心靈,賦彩新時代夢想畫卷。
“學校通過‘五宜’家園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實踐,創新多方聯動、協同育人的管理機制,使之成為開展黨建思政工作的前沿陣地、‘三全育人’的有效陣地,為學生成長成才匯聚大能量、澎湃正能量,切實提升育人質效。”學校黨委書記劉生元說。(彭寵 藍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