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在武漢講一個“天街故事”

武漢江宸天街
“走,去逛天街”,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許多武漢市民的“肌肉記憶”。
作為龍湖在武漢的第一家天街——自2021年6月19日正式開街以來,江宸天街正式滿“兩周歲”。
兩年時間,不長不短,正好讓這座天街與城市之間的化學反應清晰顯現:從武漢地圖上一個新冒出的點,到在朋友圈、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的熱門搜索項,再到武漢市文旅局官方賬號、城市宣傳片之中的頻頻出鏡,這座天街用2年時間,講了一個誠意滿滿的故事。
開業2周年
從川渝“長紅”至到武漢
作為華中商業重鎮,在兩江四岸之內,武漢的商業體近年來呈“熱帶雨林”的迅猛生長之勢。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武漢購物中心(含獨立百貨)共計137個,總體量高達1133.38萬㎡。
根據贏商大數據監測,近兩年武漢還將新增商業項目51個,至2024年總數預計將超過180個,合計商業建筑面積將達到1635萬㎡。
這些商業體之中,有巨無霸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也有小而精的零售街區。如此激烈的競爭之下,新人與舊人間正在更迭——作為龍湖華中旗艦項目、武漢首家天街,江宸天街在兩年前開街之時,曾創造了兩天客流量超47.5萬人,總銷售額破3555萬元的成績。
在武漢這片繁茂的商業雨林之中,作為“外來物種”,江宸天街實現韌性生長的底氣何來?
重慶北城天街
底氣,來自曾經的戰績——2003年,第一座龍湖天街在重慶誕生。借助重慶的第一條軌道交通線的建設,這座北城天街帶來了耳目一新的TOD模式,讓觀音橋這個曾經的城市邊緣地帶,一躍而成解放碑之后的全市第二個“百億商圈”。
2004年,重慶江北區政府把江北商圈的核心步行街命名為“北城天街”,在全國開創了以一座購物中心命名整條城市商業步行街的先例。2005年,在重慶市民的踴躍投票之下,北城天街被評為“重慶八大地標”之一。
底氣,也來自同樣的輝煌——這樣的商業“造星奇跡”,從川渝一路至江城。開業兩年間,江宸天街已完成從一個外來商業品牌,到一座武漢城市商業地標的蛻變。
在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3號線的“范湖站”C出口,熙熙而來,攘攘而去的人群,或捧著一杯茶顏悅色,或提著MUJI的牛皮紙袋,絕大部分都是來天街逛街的市民。這個站點,也成為沿線乘客集散量最大的地鐵站點之一。
在武漢文旅局官微搜索“江宸天街”的關鍵詞,從開業預告,到新店指引,再到空中秀場、頂層天台的打卡推薦……逛最in的店鋪,看最美的城市日落,這座天街的火爆與有趣,得到了官方的“蓋章認定”。
玩轉“首店”品牌
將新鮮感變消費習慣
天街看似“開哪火哪”,但背后的成功模式,則各有千秋。
地處中國之中,身為“大學之城”,南來北往的人流與文化交匯,讓武漢的城市特質一直都是多元、立體而豐富的。
與此同時,含“青”量頗高的人口結構,也意味著他們有著不同的消費習慣——更熟練運用各類線上購物渠道,但願意嘗試新事物,為顏值與體驗買單。簡單而言,他們既宅又愛熱鬧,易被“圈粉”,卻難被“固粉”。
對此,如何打破這個矛盾綜合體,吸引他們來商場,留住他們逛商場,將新鮮感變為消費習慣?江宸天街在完成驚艷亮相之后,也一直在尋找能牢牢吸引消費者的獨門秘笈——精准聚焦。致力於成為“城市風尚生活提案者”,無論是業態組合,還是品牌招商,這座天街均圍繞武漢的城市年輕化特質展開。
為了更好觸動主力消費者,江宸天街以TOD城市綜合體的模式,借助地鐵2、3號線帶來的龐大流量,開業之時即攜290家頗具“逛點”的品牌而來,包括萬象影城、BravoYHPlus、Adidas SWC L1、NIKE SPORT L等在內,實現了 “30%城市首進品牌+40%品牌定制旗艦店”的超強組合。
不止於首店、首牌、包括秘境方舟華中首展等在內的首秀、首展,也被“搬”進江宸天街之內。
以這樣極富“新鮮感”和“辨識度”的品牌矩陣與活動,江宸天街持續為武漢輸出時尚鮮活的生活方式靈感。
在龍湖的商業體系內,每一座天街都是一個超級IP,擁有自己的原創劇本。這個劇本也並不會自說自話,而是根據屬地亮點的再挖掘,結合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差異化的“番外篇”。
開業兩年來,江宸天街積極進行自身品牌朋友圈的優化調整,通過Meland Club、MUJI、NITORI、CK Jeans、Wagas、壽司郎、西塔老太太、泰妃殿等新品牌的引入,不斷強化對消費者的源源“磁吸力”。
其中,Meland Club為龍湖華中區域首進,以高端旗艦店形式,成為江宸天街3樓的“客流發動機”。2023年兒童節開業首日,銷售額一舉拿下華中第一、全國第三﹔同為龍湖華中區域首進的MUJI,則以27.5萬的單日單店銷售量,直沖全國Top1。
Meland Club 武漢江宸天街開業銷售額 華中第一、全國第三
代入年輕消費群體視角,品牌的高度適配與持續迭新,也完成了江宸天街與武漢消費者之間,一次又一次的“雙向奔赴”。
與你共成長
用商場“治愈”一座城市
城市的快節奏,也讓商場成為了一個盛放不同情緒的場所。
在商場裡的人們,有用一場電影、一杯奶茶治愈自己的年輕人,有抓緊周末閑暇陪伴孩子的父母,有總想發現新奇、挖掘有趣的時尚kol,有以燃燒卡路裡驅散焦慮的運動達人,還有加完班隻想找個地方放空的社畜……
開業兩年間,江宸天街也很好完成了與城市之中“人”的互動。
從誕生到現在,天街的選址就與城市軌道交通密不可分。在武漢,從已經開業的江宸天街,到白沙天街,再到正加速推進的武漢濱江天街、武漢新榮天街,都在城市地圖的軌道交通節點之上。
這樣的TOD模式,並不只是單純依賴交通所帶來的人流量,而是透視這些人流量背后,可能帶來的消費升級機會,並以商業綜合體×城市地鐵站的雙疊加,實現對區域消費、城市生活的變革式拉動。
作為在武漢打造的首個天街TOD,江宸天街總建筑面積約37萬方,其中包含約14萬方的天街MAll,約8萬方的甲級寫字樓江宸世紀,約4萬方的高端公寓——江宸壹品。
多個產品形態之間,形成了多個不同又共通的“場”——商家可能是租戶,打卡之前順帶買杯冰咖啡……既有龍湖多航道用戶之間的內部小循環,也通過TOD與城市的鏈接形成外部大循環。
與TOD一樣,江宸天街也積極尋找能打通城市的“點”——從開業之初的Hello Kitty摩登時代中國首展,喚醒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到相繼舉行的TWO FACE PARTY萬聖之夜、天台露營節潮流藝術周、城市生活節、秘境方舟、時尚藝術周,以及66歡搶節等活動,這座商場以多重玩法,將吸引力的半徑如漣漪般再外散,吸引更多能與之產生共鳴的客群參與。
其中,2023年是“66天街歡搶節”的第六年,這場龍湖商業年度規模最大的營銷類IP活動,在包括江宸天街在內的全國18城65座購物中心同時啟動,超6000家品牌參與,總營業額14億元,總客流1792萬,瓏珠用戶消費佔比達52%,龍湖天街小程序DAU達52萬。其中,江宸天街期間總客流量突破40萬,銷售額達3600萬元。
這一系列直觀數據背后,是天街把有主題、有內容、有意思的內容事件,深刻融入商業空間,從很多觸點去調動與點燃城市的消費情緒。
與此同時,在空間的營造之中,天街不僅僅將自身定位為一座商業中心,更是成為了一個包容多種可能性的城市休閑目的地。在江宸天街,以開放的臨街界面、4樓的空中秀場、頂層的星空天台等空間創新設計,不斷豐盈商場內外的社交功能、場景體驗。
相比於其他許多老商場顯露出的“年代感”,剛滿兩周歲的江宸天街,即已開始了煥新之路——通過對4樓中庭空中秀場台階平面與亮化軟裝的的再優化,讓整體動線更流暢,觀景視野更無遮擋,各個功能區的公共屬性感更強烈,讓這座嵌進商場之中的“城市綠洲”,再予消費者第一眼的驚喜發現。
另外,通過龍小湖IP形象自帶的溫暖感和治愈感,為鋼筋水泥、高樓林立的城市帶入些許溫暖,在情緒價值上鏈接更多的消費者。
在武漢,隻要來過一次江宸天街,一定會對它產生些許不同的印象與記憶——或是紅橙藍大色塊碰撞的商場外立面,或是內部隨處可“出片”的店面裝潢,或是拐角處不經意遇到的萌萌龍小湖,或是在四樓秀場大落地窗前看過的武漢落日,或是在蔚藍星空天台跑到上吹過的城市晚風……
江宸天街 星空天台跑道
這些具有不同磁吸力的“場”的打造,讓這座江宸天街擁有了更多的打開方式——與更多人去產生鏈接,用一座商場去“治愈”更多人,讓城市成為更好的城市。
這些,都是江宸天街贏得武漢人喜愛與長情的原因。兩年時間,江宸天街予武漢的熟悉與新鮮,是人們商場裡,用歡笑、喜樂,或是憂郁等情緒書寫的記憶,亦是在兩周年“風尚由我·STYLE BY ME”周年慶海報上,看到新舊品牌后的一抹訝異——天街還未逛夠。
龍湖用兩年時間講的這個“天街故事”背后,既有天街的成長,也透視出武漢的成長。地鐵呼嘯而至,伴隨著更多天街的即將到來,這些“天街故事”雖有一條主線,但總有不同的驚喜與期待。它潮而不傲,時刻年輕。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