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

上海“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實施五年——

鋪設科研的寬廣之路(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

本報記者 黃曉慧
2023年08月01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出站”工作,還是留下來繼續做博士后?赫肖肖思忖再三,選了后者。

  這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交醫”)的年輕科研人員,2022年10月博士后“期滿”出站,交醫把去留、續期的決定權交給了她。

  博士后擁有更大的科研自主權,這受益於交醫的博士后激勵計劃。2016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印發《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啟動“博新計劃”。2018年,上海推出了“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對通過遴選的優秀博士后,由上海市給予每人兩年共30萬元的資助,同時由設站單位給予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資助。在滬各高校紛紛響應,推出各自的激勵計劃。實施幾年來,這些計劃支持了大批從事基礎研究的博士后,讓他們在保障經費的前提下,勇攀科學高峰。

  多年期培養,讓真正對科研感興趣、有潛力的年輕人脫穎而出

  赫肖肖笑稱自己是“+X”博士后。“2+X”是交醫對博士后培養的創新之舉,意為多年期培養模式,博士后在兩年出站時,如順利通過中期考核,則進入“X”培養階段,不設定研究期限,選題自主、經費保障。5年來,交醫有400多名博士后入選激勵計劃,其中有51名像赫肖肖這樣的“+X”博士后。

  中期考核令赫肖肖印象深刻。7年的研究要濃縮到10分鐘的答辯裡,講清楚課題的創新性,挑戰不小。赫肖肖研究的是骨髓裡的代謝產物如何決定白血病干細胞的命運。回想7年前,她受到導師鼓勵,嘗試將代謝產物的受體研究首次引入血液腫瘤,竟意外發現受體居然是一個“家族”,它們的“喜怒哀樂”可能左右著白血病的發生。

  實驗失敗時常發生,赫肖肖坦言:“我沒有發過頂級期刊論文,也無法預估什麼時候能完成解析,但生命科學研究就像秘境追蹤,一旦開啟了就想一直追下去。”研究的創新性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她以考核成績“優秀”如願進階“X”培養階段。

  “我們採用了同行評議方式,不唯論文,而是重點考查課題的研究價值、科研人員的創新潛力和科學精神。”交醫副院長鄭俊克說,“+X”模式好比一個科研“濾網”,讓真正對科研感興趣、有潛力的年輕人在專業評審中脫穎而出。

  怎樣讓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在本土成長起來?

  “交醫推出這項激勵計劃主要為了解決兩個問題:提升博士后的待遇,打通他們的成才和上升通道。”鄭俊克說。國內博士后流動站制度通常為期兩年,要培養科研人員獨立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乃至產生原創性的成果,較為困難。為此,交醫對標國際通行的科研體系,以更加柔性的不設定研究期限的模式,鼓勵青年科研人員潛心科研,追逐學術夢想。自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交醫共招收600多名博士后,從進站一級學科來看,基礎醫學和生物學的博士后隊伍最為龐大。

  鄭俊克說,博士后是科研人才“蓄水池”,把人才梯隊培養好,促進科研的發展,唯此,科研人才才不會斷層,基礎研究才能不斷取得突破。

  寬容失敗、鼓勵創新,提供更大力度、更長期、更穩定的支持

  博士后期間要培養哪些科研能力?自2021年進入同濟大學化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后,宋子洋一直在思索。

  “當碰到應用問題時,就想回到基礎研究,從源頭找答案。”他把原本作為有機化合物催化劑的三嗪基化合物,首次引入鋅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宋子洋在讀博時的這個大膽設想,得到了導師的支持,經過反復試驗,解決了困擾學界多時的鋅離子電池壽命和容量難以兼顧的問題,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學校和課題組的大力支持,讓宋子洋選擇繼續留在本校“掘一口深井”。兩年來,宋子洋獲得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資助,承擔國家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啟明星項目揚帆專項等,協助指導課題組的3名博士生和1名碩士生。

  “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學術氛圍、一流的研究設施與平台,為博士后的研究之路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劉春森從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博士畢業后,特地跨學科到計算機學院做博士后,“去了解頂層需求,才好回過頭來做底層的器件研究”。寬鬆的學術氛圍下,他隻問興趣所向、科研需要,不擔心跨學科后錯過本專業的發展機會。“經過博士后階段的‘大浪淘沙’,更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做科研。”在劉春森看來,博士后是從學生到獨立科研至關重要的科研銜接,“基礎研究是一個積跬步行千裡的過程,既然選擇做博士后,就要在科研這條路上走到底,興趣、熱情、執著,缺一不可。”

  盡管博士后的管理機制在不斷完善,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管理人員仍將博士后視同為科研過渡期,流動站重“流動”輕“穩定”。有關專家指出,國內的博士后管理需要專業團隊,管理體系需更加明晰,比如有些地方歸人事處管,有些則歸口在科研處的情況依然存在。課題組仍是學生居多、博士后偏少的人員結構,有些博士后進站后仍像碩士、博士一樣由導師、課題組組長管理。博士后應當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需要更大力度、更長期、更穩定的支持。

  架設人才梯子,打開博士后“之后”的科研通路

  2021年博士后出站后,29歲的劉春森入職剛成立不久的復旦大學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僅過半年,在研究院的鼓勵下,他申報並成功入選了上海“基礎研究特區計劃”,是復旦大學首批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他沒想到,資歷尚淺的自己能獲得數百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

  是幸運兒還是體制機制使然?博士后“之后”如何繼續科研之路?上海探索打開博士后人才“晉升”天花板,各類資助向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人才傾斜。

  2016年,交醫推倒資歷“圍牆”,對於優秀的博士后,出站后可以給予引進人才的同等待遇,直接進入交醫或附屬醫院工作﹔特別優秀者,甚至破格申報副高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剛柔相濟的激勵措施,為優秀博士后提供了入職與破格晉升的“綠色通道”。

  交醫的博士劉兆遠致力於通過前沿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和遺傳學譜系示蹤技術來研究髓系細胞的發育,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細胞》。2019年,他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交醫,同年就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成為交醫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出站留在交醫的博士后中,2020年就有4人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

  同濟大學精密光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博士后董思禹研究微納光學設計制造,相關學科創設不過10余年,但他並不擔心研究過於前沿、方向太窄,博士后出站后找不到好的科研崗位。相反,經過博士后階段的鍛煉,他更加篤信自己能夠擁有科研的底層能力,“學校的博士后管理辦公室會組織專家輔導我們,從申報課題到帶學生,提供專業幫助。”學校還制定實施《基礎研究能力提升計劃》,設立“自主原創基礎研究項目”,種種舉措都在鼓勵科研人員開展科學前沿和“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為基礎研究架設人才梯子。

  “充滿不確定性的科學發現無法規劃,但學術生涯、人才成長需要確定而縝密的規劃安排,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迭代。”董思禹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1日 10 版)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助力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研發中國第一根實用光纖,到成為高新企業聚集地﹔從部分細分領域“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湖北正成為科技創新的沃土。近年來,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持續加大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支持和授信投放,為湖北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新動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