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鄖西:打造“七夕”文化品牌 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09月24日09:02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近日,隨著“天河有約·悅享七夕——2023年鄖西全域鄉鎮文化周”“農耕文旅·田園沙溝——2023年主流媒體、網絡名人暨‘文旅推薦官’鄖西採風行”等一批活動舉辦,第14屆十堰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落下帷幕。

天上七夕,人間鄖西。一個起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鄖西縣淵源流傳並發揚光大。從昔日的愛情傳說到如今的文化落地,與七夕相關的文化IP早已成功“出圈”,並為鄖西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相較往年,本屆文化旅游節更加突出綠色低碳、貼近生態自然。文化搭台、發展唱戲。一場文化盛宴,將七夕文化創造性地轉化成了地方經濟發展增長極,全面展示了鄖西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日新月異的發展圖景,助推鄖西文旅經貿“比翼齊飛”。

2023年十堰鄖西天河文化旅游節“音舞詩畫鄖西七夕情歌會”活動現場。 劉成臣攝

2023年十堰鄖西天河文化旅游節“音舞詩畫鄖西七夕情歌會”活動現場。劉成臣攝

天河作証 七夕文化IP“出圈”

2010年8月16日,首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在鄖西縣天河廣場舉行。每年七夕,一場屬於51萬鄖西兒女的文化盛宴,被年年期盼,且歲歲花開。

鄖西縣以七夕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節已經堅持辦了14屆,該縣以舉辦節會為契機,帶動全縣農業、工業、文旅等深度融合發展,在傳承和發展七夕文化的同時,促進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2023年十堰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的辦節方案中被列在首位。

此次七夕文化旅游節期間,鄖西縣發布全球首對牛郎織女虛擬數字人,實現傳承傳統文化與創新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千架無人機在浩瀚夜空中精彩演繹“天上七夕·人間鄖西”“天河水鄉·七夕畫廊”等造型,讓七夕文化異彩紛呈。舉辦錦繡鄖西傳統紡織記憶展、乞巧繡娘大賽等民俗活動,開展放河燈、做巧食、請七姐等儀式,展現七夕民俗魅力和時代價值。將七夕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道路、橋梁、路燈等,打造“喜鵲長廊”“七夕故事長廊”“詩詞街”,讓七夕文化出圈出彩,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經過14年的努力,“天上七夕·人間鄖西”文旅品牌越來越響亮,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023年七夕節期間來自廈門、鄖西兩地的77對新人在中國七夕故裡開啟浪漫之旅。 劉成臣攝

2023年七夕節期間來自廈門、鄖西兩地的77對新人在中國七夕故裡開啟浪漫之旅。劉成臣攝

七夕為媒 企業紛紛落戶鄖西

七夕經貿洽談會在歷屆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中都是重頭戲,以七夕文化旅游節這座“鵲橋”,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來鄖西安家落戶、投資興業。

在今年七夕文化旅游節期間,鄖西縣簽約項目49個、協議資金281.63億元,涉及生態文旅康養、清潔能源、智能制造、數字經濟、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簽約的項目中,文旅康養項目最多,達10個。

投資規模上,所有項目均在億元以上,其中鄖西縣陡嶺子抽水蓄能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項目)、鄉村振興與寫生基地文旅項目,協議投資超30億元﹔風水光儲充一體化項目、玉皇灘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生態農林康養項目、中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生態智慧農旅項目等5個項目,協議投資超10億元﹔新型燃氣管材生產項目、生態木纖素聯產生態木漿項目等,協議投資超5億元。

舉辦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不僅引來企業在鄖西縣投資興業,而且帶動文旅產業步入“快車道”。在8月24日舉行的2023年鄖西文旅推介會上,108家知名旅行社代表齊聚天河之畔,共襄鄖西旅游發展盛會。當天,鄖西縣人民政府與多家文旅企業簽約,達成合作意向。

鄖西縣的七夕文化,還吸引了廈門企業的高度關注和投資。第14屆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期間,舉行了“海誓山盟·浪漫之旅——2023年廈門·鄖西新人集體婚禮暨浪漫游”活動。未來,鄖西、廈門兩地將圍繞婚紗攝影、旅拍、婚慶IP潮玩開發等開展合作,攜手做強婚戀甜蜜產業,發展浪漫經濟。

鄖西縣依托七夕文化打造“南來北往·鄖西做東”區域公用品牌賦能鄉村振興。 鄖宣文攝

鄖西縣依托七夕文化打造“南來北往·鄖西做東”區域公用品牌賦能鄉村振興。鄖宣文攝

“鵲橋”引客 全域旅游迸發全新活力

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節的持續舉辦,讓鄖西縣全域旅游迸發出全新的活力。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鄖西縣城,條條街巷,滿滿都是煙火氣息。54歲的王全兵在小河夜市經營著一家燒烤店。近年來,一年一度的七夕文化旅游節成了他最為期盼的生意旺季。王全兵的燒烤店不僅養活了自己的一家人,還讓他在縣城買下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新房。

今年,鄖西縣改造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區,培植多元業態218家,打造集商業、旅游、文化一體化的綜合性文化商業街區,建成秦楚燒烤一條街、天河金街、牧羊山庄等16個夜間經濟集聚區,催旺城市煙火氣,帶動15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

鄖西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條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圍繞“鄖西七夕”,鄖西縣先后建成五龍河旅游區、龍潭河旅游區、天河旅游區、上津文化旅游區等A級景區13家。今年七夕節期間,鄖西縣接待游客244.6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05億元,農特產品銷售額達1.45億元。

同時,鄖西縣充分挖掘七夕文化的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整合農文旅產品資源,傾力打造“南來北往·鄖西做東”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一二三產業綠色低碳、融合創新發展,開發“喜上眉梢燈具”“喜鵲水杯”“七夕美人茶”“七夕故柿”等文創、農創、科創產品,“七夕鏈”上相關文化產業企業超過110家。

鄖西縣還培育13家牛郎庄、12家織女坊、20家示范店,推動鄖西七夕元素在住宿餐飲行業創造性轉化、沉浸式體驗,讓游客在“中國七夕故裡”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品牛郎庄特色美食,住織女坊精品民宿,從而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節會期間,該縣各類酒店、旅館入住率100%、實現營業額2100余萬元,餐館實現營業額5200余萬元。

近年來,鄖西縣擦亮“天上七夕·人間鄖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子。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獲評“湖北旅游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縣”“全省十佳鄉村旅游目的地”等榮譽稱號。(鄒景根、何利)

(責編:周雯、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慶豐收促和美 武漢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舉行
  “豐收了!讓我們一起綻開笑容,分享喜悅。”9月23日,是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武漢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江夏區法泗街永豐村劉家港舉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