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纖”進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經緯

2023年10月17日10:31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由湖北廣播電視台、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制作的《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第二季)“‘纖’進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經緯”將於10月17日21:20在湖北衛視播出,呈現新時代湖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關於“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的探索。

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了展現新時代湖北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制造強國高地等方面的生動實踐,本期節目經過層層篩選,確定了新時代“上天入地”的紡織行業為主要案例,講述湖北不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故事。

從可知到可感:挖掘湖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幕后故事

縱觀湖北的科技成果,如天空中的繁星,群星閃爍。如何篩選故事與聚焦重點成了該節目起初策劃選題階段的重要問題。科技這類選題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把當下的科學技術水平精彩地呈現出來,讓觀眾既“聽得進”,還能“聽得懂”。如果節目,將一項技術研發的路徑細節完整地講述出來,那麼節目內容會十分冗長。另一方面,如果節目,隻講發展梗概、隻談科研道理,而沒有一線團隊的奮戰科研的細節,又會讓觀眾覺得很遙遠,既不可知、也不可感。

“連我這個文科生都聽懂了。”這是張維為教授在《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第一季的科技選題中所說。除了讓觀眾充分理解科技發展前沿成果外,還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啟發價值。為了搜集更廣泛而生動的科技創新案例,欄目的“科技小組”實地探訪了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山洞實驗室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實踐創新中心。

節目組在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山洞實驗室進行調研。

節目組在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山洞實驗室進行調研。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實踐創新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實踐創新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實踐創新中心所產出的零部件樣品。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實踐創新中心所產出的零部件樣品。

如何講好科技自立自強團隊背后的故事?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測得了世界上最精確的G值。單聽完這句話后,大多數人的反應會鼓掌,然后在心中喊出“牛”!可能節目看完之后就拋之腦后了,但是如果深挖這個“世界第一”背后,有多少鮮活的科研人員?他們耗時了多少年投入其中?他們為什麼要“死磕”這個數值?在這若干年這麼大的時間跨度裡他們又經歷了哪些事情?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對百姓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如果能把以上這些問題回答好,那麼節目就能做到讓觀眾既“聽得懂”,還能聽得入迷。

除了華中數控和引力中心,欄目組還實地探訪了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武漢紡織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科大訊飛、無人駕駛汽車、長飛光纖、華工激光……最終,節目組選定了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所領導的團隊。

傳統產業的黑科技:“上天入地”的紡織技術

曹根陽教授2012年起跟隨徐衛林院士,用自己的青春助力旗開月表、五星閃耀。國旗任務研制期間,牢記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建立了功能面料創新人才工作室,培養了面料開發人才上百人。他還帶領學生先后斬獲挑戰杯湖北省特等獎和全國特等獎,成功探索出紡織專業培養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新途徑,助力新工科人才的培養。

“在這8年的時間裡,我們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從這一個失敗中迎接下一個失敗。”這是在見到武漢紡織大學曹根陽教授時,他說的第一句話。

曹根陽教授所在的徐衛林院士團隊將蠶絲磨成微納米級的“粉體”,通過這項技術研發出“嫦娥五號”上永不褪色的五星紅旗,能抵抗月球表面上極端的低壓以及正負150度溫差的極端環境,意味著中國人向星辰大海的進發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鑽研紡織技術的徐衛林院士與曹根陽教授等團隊成員。

鑽研紡織技術的徐衛林院士與曹根陽教授等團隊成員。

除了曹根陽教授所在的團隊,在武漢紡織大學的另外一個科研團隊中,王棟教授團隊也將各種織物賦能科技,研發出了“能測血糖的布料”“納米濾膜”等“黑科技”織物。“這個納米濾膜技術產業化落地,其實是我當時在美國念書時候發現的一個實驗室現象,它像一顆種子,埋在我心裡18年。”王棟教授介紹。

武漢紡織大學王棟教授在分享科研成果。

武漢紡織大學王棟教授在分享科研成果。

武漢紡織大學是湖北是科教大省的縮影,130所高校培養著將近190多萬在校大學生,81位兩院院士齊聚一省,湖北省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30家,居全國第4。在武漢紡織大學,不僅看到了奮力攻關的院士團隊、中年科研骨干,更看到了新一代年輕的科技工作者,他們雖然年齡大多是90后,有的甚至是00后,但是在相關領域,他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從前輩們的手中,逐漸接過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接力棒。

展望未來,湖北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在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群體的努力下,一定可以譜寫更加壯美的華章。(文/圖 金天澤)

(責編:周雯、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