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武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

本報記者 田豆豆 吳 君 環球時報記者 張穎穎
2023年10月28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武漢,一直以“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勇立於時代潮頭。進入新時代以來,武漢更是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突破一項又一項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了一個又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日,記者走進武漢市的企業、車間、工廠、示范區,實地了解武漢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和新產業布局情況。

  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

  走進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隔著玻璃看,標准生產線上的機器正開足馬力,全力運行。生產線外的展示台上,擺放著公司最新研制的各類新產品。

  “這是我們最新研制的1.6T高速光模塊,主要用在各類數據中心,用於解決服務器之間數據傳輸問題。”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宣澤拿著一個約有兩支圓珠筆大小的器件對記者解釋,這樣的高速光模塊,光迅科技可日產10萬余塊,且核心技術均為自主可控。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對企業而言,創新是持久發展的核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隻有創新才能獲得競爭優勢,也唯有創新才能行穩致遠。

  專注光通信領域40余年,武漢光迅科技依靠自主創新,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領銜制定中國主導制定的有源光器件IEC國際標准﹔讓單端傳感長度達到208千米,刷新了分布式光纖傳感距離紀錄﹔自主研發的創新光纖傳感OPU感應裝置,成功監測到地震信號……“我們堅持全產業鏈研發創新,具備從芯片到器件、模塊、子系統的垂直整合能力,為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頭部通信設備商、運營商提供服務。”黃宣澤說,現在公司每年仍然會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

  光迅科技所在的武漢東湖高新區,被譽為“中國光谷”,是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22年,以東湖高新區為代表,武漢市光電子信息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參與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競爭與合作。從受制於人到引領創新,光迅科技的發展,正是萬千武漢科技企業發展的縮影。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武漢已組織實施市重大科技專項20項,支持資金超過4億元,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牽頭,聯合高校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單位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實現關鍵領域核心材料、工藝和部件的國產自主可控。

  2022年4月,《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規劃(2022—2035年)》獲批復,武漢成為列入國家戰略布局的科創中心。“我們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推進科創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連續兩年全市新春第一會都是科創中心建設推進會。”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胡軍介紹,在《2022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武漢名列前茅。

  以產業升級構筑新競爭優勢

  “今年上半年,企業訂單還比較少,7月開始,訂單爆發式增長,車間現在每天都兩班倒,機器24小時開機運轉。”在機器轟鳴的巨大廠房裡,東實(武漢)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濤高興地說。

  該公司是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為東風、比亞迪、小鵬等汽車廠商供應汽車車身結構件、前后防撞梁、動力電池盒等產品。“我們的技術優勢在於‘輕量化’和‘高強度’,既能服務燃油汽車,又能供應新能源汽車,受到了汽車頭部企業的青睞。”

  要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要把實體經濟作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引導和支持傳統產業加快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裡,機器臂不停工作,運輸機器人來往穿梭﹔有的車間甚至變成了黑燈工廠,從物料進入到產品輸出,全程靠萬物互聯的設備操作,一幅科幻電影一般的現實場景展現在記者眼前。

  今年3月,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產運行,一期項目年產空調達600萬套。基地打造了全球首條無塵新風空調的專用生產線,關鍵部件實現了無塵化生產。通過工業互聯、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這裡建設了黑燈工廠及先進實驗室16個、數字化智能生產線8條。基於綠色低碳理念,園區還通過光伏全覆蓋、海綿城市智能水循環、廢氣智能處理,實現了“零廢工廠”的目標。

  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武漢相繼制定出台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一方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推進產業數字化。

  “我們加快在傳統制造業上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已打造制造業數字化產線101條、示范智能工廠102家、標杆智能工廠10家、國家數字領航企業2家。”武漢市經信局一級調研員宗道林介紹,去年,武漢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實現1909.28億元,佔GDP比重達到10.1%。

  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培育形成新產業

  秋雨淅淅瀝瀝,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展廳內卻一片火熱,許多冒雨前來參觀的學生駐足在一塊展示屏幕前,滿臉驚喜地與眼前的人工智能——“紫東·太初”交流。“這是全球首個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它現在能吟詩作對、繪畫寫歌、編寫新聞,並且訓練越多,它會的也越多。”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張家俊介紹。

  “紫東·太初”最早發布於2021年9月,如今已是2.0版本。“‘紫東·太初’將在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短視頻內容審核、法律咨詢、交通違規圖像研讀等領域開展引領性、示范性應用。”張家俊說。依托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他們未來要打造面向千行百業的公共智能服務平台、行業應用創新孵化平台、產業聚合發展平台、科技創新和人才的發展平台。

  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武漢也提前謀劃,不斷加快推進布局前沿技術、培育未來產業。

  在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工作人員徒手將連接電路的插線板和燈泡放入“水”中,不論如何晃動,工作人員和插線板都安然無恙,燈泡也一直亮著。“這些‘水’是電子氟化液,具有良好的化學惰性、電氣絕緣性能、熱傳導性和獨特的低表面張力,適用於鋰電池儲能系統滅火、大數據中心冷卻及尖端產業、電子流體清洗等。”該材料的發明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曹元成介紹,今年9月6日,他們新一代千噸級電子氟化液項目在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中試基地正式“點火”,即將開始中試生產。

  中試,是實驗室研究和工業化生產之間的中間環節,被視為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的“最后一公裡”,有助於培育形成新產業。2023年,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已有金屬增材制造粉末設計制備及產業化項目、高能量密度磷酸錳鐵鋰復合正極、高端電子氟化液、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萬瓦級激光加工頭等5條中試產線點火、試生產。

  促進科技成果轉換,武漢全力整合和優化科教創新資源,目前已建成的291家中試平台有5萬台中試設備,建成中試場地503萬平方米,開展中試服務近30萬次,服務收入近百億元。

  “我們要增強新興產業牽引力,將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持續構建特色新興產業生態圈。”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8日 06 版)

(責編:郭婷婷、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