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共話江漢基層治理同心圓系列報道④

武漢江漢: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文化發展新高地

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
2023年11月04日15:44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同上一堂思政課 紅色足跡在江漢”主題宣講活動。江軒攝

“同上一堂思政課 紅色足跡在江漢”主題宣講活動。江軒攝

“每逢准點,江漢關的鐘聲就會響起,劃過時空,回憶陣陣……”11月2日,在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畔的漢口文體中心內,“同上一堂思政課 紅色足跡在江漢”主題宣講活動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講,自此,江漢區又增一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活動展示交流空間。

走進江漢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響江漢”大講堂、文明先鋒宣傳、“安靜書桌”公共學習空間……各方力量在此匯聚,漢口文體中心的“C”位空間被激活。

江漢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漢口文體中心“雙融合”建設是該區實施文化強區戰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漢市江漢區加快建設更具特色、更富創新活力、更顯人文品質的城區文化,為打造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卓越城區相適應的新時代文化高地注入新活力、增強新動能。

三級陣地構建“家門口”新時代文明實踐圈

順著沿江大道走進民權街,這條街轄區最南端,就是王家巷社區。社區裡面深藏著武漢首座社區博物館——航運博物館。走進博物館,豐富翔實的史料、書籍、影像、實物,集中呈現兩江航運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家巷社區航運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王家巷社區航運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在民權街北端便是因明清時期以打銅為生的工匠雲集於此而得名的打銅社區,承載了武漢人的歷史與回憶。

江漢區民權街道以文化為紐帶,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資源連接起來。依托王家巷社區豐富的航運歷史文化以及打銅社區深厚的銅匠文化,逐步打造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陣地建設工作,將新風尚、新氣象“送進”千家萬戶。

作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重要承載平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肩負著“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重要使命。江漢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構建以思想理論共悟圈、美好生活共建圈、民生服務志願圈、文明新風共育圈、未成年人德育圈“五圈融合”的工作體系,打造了集文明實踐宣講、特色活動展示、非遺中心、金橋書院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的實踐陣地,展示新時代文明實踐內涵。

近年來,江漢區積極組建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形成區級“雙中心、雙引擎”模式,成立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所轄街道、社區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構建出15分鐘新時代文明實踐圈。

“七大工程”推進“文化強區”

昔日武漢漢口繡花街上,“家家繡花,戶戶刺繡”,上萬名匠人的針尖上藏著千年漢韻。作為繡花街所在地和漢繡的保護單位,江漢區致力振興漢繡,讓古老技藝煥發活力。

如今,中國首個漢繡聚集地“中國漢繡圈”凝聚漢繡代表性傳承人,建立工作室,設立展示區﹔同時,江漢區積極推進漢繡非遺進園區,進校園,以時尚為伴,與時代共振。

花園道藝術商業街。江軒攝

花園道藝術商業街。江軒攝

在江漢區西北湖旁的花園道藝術商業街內,一家家個性十足的“網紅”店鋪吸引前來“打卡”的市民。這裡前身為中南汽修廠,江漢區通過招商引資,保留部分廠房的框架,將其“變身”為藝術文化商業街區,成為武漢引領時尚、創意潮流的一個地標。

穿過幾個街區,作為武漢市江漢區建設創新街區的重要試驗田,紅T時尚創意街區的蛻變令人驚嘆。這裡曾是機器轟鳴的工業遺存,如今,搖身變為文化創意產業匯集的潮流勝地。目前,這裡正在強化數智文創特色,已聚集近160家城市更新、知識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設計創意機構。

近年來,江漢區對轄區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梳理、科學歸類,確定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將在吸引更多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和成長性強的優質企業落戶上下功夫,不斷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

文體空間遍布街頭巷尾樓宇

鐘擺訓練器、腹部訓練器、動感單車……在武漢市江漢區常青公園,繞過蜿蜒的綠草地和花壇,公園一角一字排開的智能健身器材,吸引著市民前來“打卡”。這些器材不僅有屏幕實時顯示運動數據,還能雙人面對面“對戰”,相較於小區裡常見的一代器材,二代室外智能健身器材更具“科技感”。

健身去哪兒?近年來,武漢市江漢區把城市的邊角地塊改造成居民健身的“金角銀邊”,充分利用社區樓台、廣場、公園、綠地、架空層等地,配建以乒乓球、籃球、羽毛球、戶外健身器材等健身設施,實現了戶外健身器材社區全覆蓋,打通服務群眾健身的“最后一公裡”。

江漢區圖書館內的安靜書桌。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江漢區圖書館內的安靜書桌。人民網記者 肖璐欣攝

一張書桌,一盞台燈,在這裡可以安靜地讀書學習﹔不用辦卡,來到樓內的健身房,在上班間隙用專業的健身設備舒展身體……連日來,記者探訪江漢區眾多商務樓宇發現,安靜書桌、共享健身房等公益服務設施紛紛“上樓”,樓宇內的企業員工不出大樓,便可享受閱讀、健身等多種服務。

據了解,隨著在江漢區創業、就業、旅游、商務等產業群體迅速擴大,樓宇已成為這些人群最為集中的地方。針對樓宇經濟的快速崛起,江漢區探索“政府牽頭、共治共享”的樓宇新模式,撬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為樓宇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去年12月28日,武漢中央商務區核心地段,武漢圖書館新館項目開工建設。新館注重智能化設計,讓居民在“家門口”感受聲音圖書館、古籍修復等“耳畔指尖”的藝術。

緊隨其后,江漢人才之家城市書房揭牌成立。江漢人才之家運營負責人說:“這裡有4個開放式的閱覽室,實體書超過5000冊,是目前該區藏書較多的城市書房。”

加強公共空間“文化賦能”,讓共同富裕更加優質普惠、可感可享,讓城區品質更文明美好、宜居宜業,江漢區展現出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瘦身健體”的實際成效,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實實在在的以內涵集約和優質高效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文化發展新高地。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