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開區喜鵲湖螃蟹肥了!
武漢經開區喜鵲湖螃蟹肥了。
秋風起,蟹腳痒。11月8日,武漢經開區喜鵲湖螃蟹文化節舉行,當地水產養殖基地的螃蟹大批量捕撈、上市,最快當天就能“爬”上市民餐桌。
喜鵲湖螃蟹被譽“武漢名蟹”,與陽澄湖大閘蟹同屬中華絨螯蟹。喜鵲湖螃蟹養殖基地位於武漢經開區湘口街,古屬雲夢澤,林木茂密、湖草叢生,喜鵲翔集,因此得名“喜鵲湖”。
武漢經開區喜鵲湖的螃蟹。
喜鵲湖螃蟹養殖基地是國家級綠色中華絨螯蟹標准化示范區,與長江、東荊河、通順河三水相通,毗鄰武湖濕地、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水質優良,非常適宜養殖螃蟹、甲魚等水產品。
中國河蟹協會副會長程佑河介紹,喜鵲湖螃蟹養殖基地採用仿生態養殖模式,投喂活鮮魚、螺螄、小麥、玉米等,餌料“葷素搭配”,產出的螃蟹平均體重175克—200克。
武漢經開區喜鵲湖螃蟹文化節。
受地理、氣溫等因素影響,喜鵲湖螃蟹比江蘇產區螃蟹晚半個月上市,青背白肚,膏肥黃紅,口感嫩甜,品質不遜陽澄湖大閘蟹,預計今年總產量可達80萬公斤。
當天,湖北大邦楚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武漢供銷商貿有限公司等大客戶與湘口街水產養殖大戶達成購銷合作,推動喜鵲湖螃蟹快快“爬”向餐桌。
武漢經開區整體托管漢南,經開與漢南一體化發展。武漢經開區大力抓好新型工業化的同時,在漢南片區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發展現代高科技農業。
武漢經開區喜鵲湖螃蟹文化節。
現代科技農業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冷永勤說,武漢經開區以現代種業小鎮、蘭島都市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為抓手,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在漢南片區打造大漢陽地區的“后花園”、綠色“食品櫃”。
當前,武漢經開區漢南片區基本形成高效種植業、健康水產業、規模畜牧業、現代種業、精深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業等6大產業體系,鄧南街、東荊街、湘口街瞄准“一街一業”精准發力。目前,鄧南街的漢南鮮食甜玉米名揚全國,東荊街種植瓜果蔬菜、打造大漢陽的“菜籃子”,湘口街擦亮“特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金字招牌,螃蟹、甲魚、石斑魚等特色水產品“出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武漢經開區攻堅農業“芯片”,在漢南片區打造種業小鎮,引進、培育亞非種業、楚為生物、漢研種業等12家高科技農業創新企業,繁育推廣優質高產糧油、特色蔬菜種子。楚為生物自主研發,成功培育70多個優質抗病、高產、口感佳的番茄、甘藍新品種。亞非種業繁育西蘭苔母種,填補了國內西蘭苔種苗研發空白,為百姓餐桌“端”上全新蔬菜食材。(圖/文 彭宇 陳蛟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