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鄉”裡文化興 湖北武穴龍坪鎮以文化自信助推經濟自強

青磚黛瓦,石板街巷,白牆斑駁,起伏有致,極具特色。漫步湖北省武穴市龍坪鎮的龍坪老街,仿佛穿越千年而來。
這個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在唐朝時期因埠而建的千年古鎮,因版圖形似一條臥於江畔的巨龍,有“龍之鄉”的美譽。清朝時期廣濟縣第一位會元金德嘉誕生於此,故又有“會元故裡”之美稱。
近年來,龍坪鎮以文化自信助推經濟自強,這座擁有長江沿線深水良港優勢的千年古鎮再次迎來經濟騰飛新的增長極。
千年古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基因
龍坪鎮自古因水運發達而商貿興盛、人煙稠密、富商巨賈雲集。千年的商業古鎮,孕育了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
早上七時,龍坪鎮新洲村治保主任周茂先照常來到長江干堤新洲渡口。
此時,渡口上人頭攢動,等待過江的小車排成了排。周茂先例行檢查好船隻,指引人車依次上船,他熟練地放開船上的繩索,不一會兒,伴隨著一陣“嗒嗒”的聲響,船隻緩緩駛離了碼頭。
繁忙的新洲島輪渡,人來人往。
在這個小小的渡口上,知天命的周茂先已干了20余年擺渡的活兒。
新洲渡口,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渡口,是武穴市僅存的3個渡口之一,幾十年來,船票從未漲價。
“以前,新洲村舵手用木帆船把新洲、龍坪地區的棉花、黃豆、芝麻、蠶豆等農產品運到外地進行銷售,再把各地的棉布、食鹽、火柴等日用品運回。商貿往來、貨物運輸,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周茂先介紹道。
昔日的商貿繁華造就了龍坪鎮獨特的“港埠文化”。熊百萬就是其中的代表,龍坪熊氏一族為國盡忠,為民盡責,世代裔孫,秉承耕讀為本祖訓,商界奇才居多。為維持貧困鄉鄰生計,“熊百萬”常為他們提供食宿,災年“熊百萬”開倉放糧,福澤桑梓,義名流芳。
端午期間,龍坪鎮牛車村柘湖組龍舟賽事現場。
每年農歷5月初,龍坪鎮牛車村豐收港段人山人海,為所在垸場龍舟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劃龍舟只是龍坪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龍坪鎮組織開展了挑花籃、雙推車、採蓮船、舞龍舞獅、踩高蹺、採茶戲、賽龍舟等系列民俗活動,充分發掘、保護、傳承民俗文化。
可視文化為千年古鎮文化塑形筑魂
“帝師金德嘉為官清貧,返鄉探親,卻要沿途撿柴火、菜葉,無好酒好菜招待,得罪了隨從的官員,官員向皇帝打小報告,皇帝反而下旨為金德嘉建造房屋。”國慶期間,在位於龍坪鎮花園社區上街的金會元故居內,當地的黨員干部正向前來參觀的游人“解密”“金家大屋”的由來。
在一灣江水的滋養孕育下,龍坪鎮相繼涌現出一代廉吏胡士容、削發隱讀詩人寇學海、革命志士黃湘、胡藩等名人志士,會元金德嘉就是其中之一。
搶救性加固修復完成后的金會元故居。
歷經340余年的歲月洗禮,2022年6月,金會元故居修葺一新、正式開放,吸引了不少近鄉遠縣的學者游客前來打卡,成為古鎮龍坪一張閃亮的“名片”。
古建不語聽風敘,一磚一瓦皆故事的熊百萬故居。
近年來,龍坪鎮高度重視挖掘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鄉村歷史文化展館作為留住鄉村記憶的重要載體、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彰顯地方特色,打造鄉土文化品牌,重新修繕了會元故居和熊家大屋,精心打造了會元文化展廳,重建了中共廣濟縣委誕生地紀念館,讓會元文化、黨建紅色文化和廉政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為龍坪民眾保存一份記憶,留下一份鄉愁。
據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有10萬余人到龍坪參觀、學習,近距離感受千年古鎮龍坪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化自信助推經濟自強
牛車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生介紹,牛車村每年發出“召集令”吸引在外的游子回家劃龍舟,同時參加村委會組織的“鄉賢茶話會”,為家鄉發展出智、出資、出力。“蝦稻連作”就是群眾提出的好點子,目前在牛車村已經形成了產業化,並建有“龍蝦交易基地”一座,成為了牛車村的支柱產業。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武穴市龍坪鎮會元街上的周啟童手工油面特產店裡人來人往,眾多游客和市民在選購地方特色產品—龍坪油面。
作為武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龍坪油面具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繁忙的龍坪油面制作現場
在龍坪鎮沙墩村,大大小小的油面廠就有二十多家。“我們龍坪油面的特色是手工制作,和面、盤條、醒面、拉條、晾晒、包裝、制面等一整套程序比較繁瑣,我正在和父親學習油面的做法。”大學畢業不久的郭勝超說,“龍坪油面是武穴的一個老字號,傳統工藝不能丟,今年我計劃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把龍坪油面銷售到全國各地。”
靠著這一地方特色產品,龍坪鎮走上了強村富民之路。僅沙墩村的年產量就達到1000多噸,儼然成為鄂東地區有名的“油面村”。
港埠是龍坪人的鄉愁。龍坪於唐武德四年因埠建鎮,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龍坪港埠運載貨物大都是幾噸幾十噸的木船。如今,“港埠文化”喚醒了“港埠資源”,助推“港埠經濟”深度演繹發展。
位於龍坪鎮的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產業園建設規劃。
“園區建設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佔地約10000畝,結合功能分布,形成‘一心四區’的空間格局。以龍坪船舶產業園‘智’造區為核心,規劃科研配套服務區、制造配件等供應鏈配套區、產業鏈配套區、海工裝備制造區。”龍坪鎮鎮長李瀚在規劃展牌前向考察團介紹道,“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3萬人,實現稅收10億元。”
一園南風踏江來,百業俱興自此開。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淘汰老舊船型,鼓勵實施智能化新能源船舶制造,湖北智能化新能源船舶產業園的落戶,讓這座擁有長江沿線深水良港優勢的千年古鎮再次迎來經濟騰飛新的增長極。(圖/文 雷世達、耿文輝 、游啟超、沈琴、周子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