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讓世界文明百花園更加豐富多彩”

本報記者 曲 頌
2023年11月14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中亞國家同中國的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對東西方文明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哈薩克斯坦科技與高等教育部研究委員會東方學研究所研究員艾爾肯·巴依達洛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有效促進中亞國家同中國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夠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巴依達洛夫表示,文明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固有特色。中國先賢孟子曾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對文明多樣性的認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滋養。全球文明倡議強調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內涵。

  在巴依達洛夫看來,中國重視歷史傳承,也著眼未來發展。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議的四個“共同倡導”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提供了更多可能。

  巴依達洛夫認為,中國一直積極行動,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智慧,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貢獻力量。“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又取得巨大的現代化建設成就,中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拓展了走向現代化的路徑,讓世界文明百花園更加豐富多彩。”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是一次中國文明與中亞文明的積極互動。”巴依達洛夫認為,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對中亞國家來說意義重大。全球文明倡議有助於深化雙方政治互信、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並加強雙方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等多邊平台上的對話與合作。

  近年來,中國與中亞之間的合作機制不斷完善。2022年,中國與中亞五國提前實現700億美元貿易目標。雙方共同實施的一批能源、加工制造、互聯互通、數字科技等領域合作項目,給地區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巴依達洛夫說:“中亞國家與中國關系邁上新台階,將為區域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繁榮提供新機遇。”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4日 03 版)

(責編:肖璐欣、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抓好縣一級這個重點(金台潮聲)
  “要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