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向廣袤森林要食物(人民時評)

常 欽
2023年11月29日07: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森林食品產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另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產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顯示,全國森林食物年產量超過2億噸,已經成為我國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農產品,人均森林食物產量130公斤左右,居世界前列。事實証明,科學利用森林和林地資源,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向森林要食物,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能夠有力增強我國食物供給能力,豐富食物來源,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向森林要食物”“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森林食品主要是指森林或者林地生產的食物,包括可食性的果實、花、葉、枝、皮、根、脂液以及寄生物、附生物等非木質林產品。我國34億多畝森林、8000多種木本植物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是公認的糧庫、油庫,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森林食品生產,森林食品產業已經成為林草主導產業,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力寫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國土綠化、荒漠化防治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經濟林生產基地,提高森林食品生產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國經濟林面積約為7億畝,經濟林產量2億噸左右,種植規模居世界首位﹔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達到6億畝,產值突破1萬億元。開發森林食品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方面,森林食品種類成百上千,不與糧爭田、擴大食物生產空間,產品綠色安全、營養健康,可謂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需要繼續優化森林食品供給結構。全國經濟林挂果面積佔經濟林總面積的67%左右,一些木本糧油單產不高、干鮮果品供需存在結構性矛盾,林下經濟產品深加工不足,森林食品產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要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另一方面,應做強林下綠色食品的深加工,打造林糧、林菜、林下養殖等系列森林食品,加強與食品、醫藥等領域的科技合作,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生態森林食品供給能力和水平。

  山區林區高質量發展,潛力在山,希望在林。森林食品產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另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產業。從贛南臍橙到秦嶺木耳,目前各地已經形成了一大批頗具特色的森林食品產業品牌。開發森林食品,離不開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市場化實現形式,形成全社會參與森林保護、促進林區發展的良好機制。以完善林下經濟產品標准和檢測體系來強化服務,以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來激發活力,持續促進產銷對接、強化科技支撐,就能進一步調動農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既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廣袤的森林在提供豐富生態產品的同時,還為人類的生存繁衍提供著多樣的食物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優生產布局,做好政策支持,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一定能將更多營養健康的森林食品端上消費者的餐桌,進一步厚植糧食安全的根基。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9日 05 版)

(責編:肖璐欣、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