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急救中心年輕醫生一周兩次救回心跳呼吸驟停患者

“快快快,在長港路紅光小區1期19棟101,有人突然昏倒了,意識不清,需要救護車。”2023年12月12日晚上20點06分,武漢江漢區新灣四路的一名男士緊急撥打120稱:一位女士突然意識喪失,昏迷不醒,需要救護車送醫搶救。
“走走走,出急救任務。”由急救醫生孫傳文、輪轉急救醫生裴文武、急救護士胡琴、駕駛員成世新和救護員李忠義,陳望清組成的急救小組於20點19分到達現場。
到達患者身邊后,孫傳文醫生立即評估病情:“呼喊患者無反應、沒有自主呼吸、頸動脈無搏動、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快,立即心肺復蘇,准備除顫儀。”第一次除顫患者自主心律未恢復,孫傳文醫生繼續做胸外按壓,急救護士胡琴配合人工通氣。孫傳文邊搶救,邊詢問事發經過,得知患者是在輸液過程中意識喪失,結合病情,考慮患者為藥物引發的過敏性休克。
第一次電除顫后,心電圖提示室速、患者無脈搏。
“裴文武醫生,你來接手心肺復蘇,准備第二次電除顫。”孫傳文醫生說。第二次電除顫后,患者恢復自主心律,急救護士胡琴開通靜脈通道給予多巴胺升壓。期間救護員李忠義和陳望清准備好心電圖機、心肺復蘇機和鏟式擔架等設備,等待配合后續送醫急救。
第二次電除顫后,患者恢復自主心律。
隨后,急救小組快速將其轉運上救護車,車上孫傳文再次清理患者氣道,放置口咽通氣管 ,心電監護儀持續監測患者生命體征。20點33分,心電監護儀提示患者恢復竇性心律,心率115次/分,血氧飽和度98%,血壓160/110mmHg,自主呼吸循環恢復。
20點40分,急救小組將患者送達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急診搶救室,急救醫生孫傳文認真仔細向醫院急診醫生交代患者病情,並協助搶救。 20點54分,患者意識恢復,至此持續35分鐘的急救任務順利完成。
回站途中急救醫生孫傳文仍放心不下該位患者,后續跟進了解病情,得到的好消息是: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意識清醒,可言語交流。這是年輕的孫傳文醫生一周內第2次院前成功復蘇患者。
救護車上的監控畫面。
時間就是生命,責任重於泰山。成功復蘇的背后,是急救小組專業的救治能力和高效的團隊協作,也是武漢市急救中心堅持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著力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救治水平的展現。
武漢市急救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惠敏介紹,近年來,中心高度重視院前急救人員醫療技術水平及專業技能能力,通過開展醫療人員專題培訓、院內輪訓和醫療質量督導檢查等方式,持續提高全市院前急救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急救技能,努力在急危重症搶救方面提升醫療處置能力和水平,實現急救人員從“會”到“精”的轉變,進一步促進武漢市院前急救事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為江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圖/文 李爽 胡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