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在湖北黃石市有“一古一新”兩個看點:相距約40公裡,一個是採掘年代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一個是國內首座銅冶煉智能工廠——中色大冶弘盛銅業公司5G全連接工廠。智能工廠裡的“一鍵煉銅”特別引人注目:實現全鏈條智能化生產,綜合利用礦石資源,高純陰極銅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優於行業標杆值水平,去年完成產值269億元、利稅超10億元,成為湖北省的工業新增長點之一。
黃石因礦得名、因礦而興。走進這座礦冶文化底蘊深厚的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企業追“智”逐“綠”、向新而行的圖景令人印象深刻。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黃石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推動傳統產業高級化、新興產業集群化、優勢產業品牌化,培育特鋼基地、智造之城等“新名片”,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打造先進制造之城。2023年黃石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8%。
數字化轉型,企業涌動新活力
在地面管控中心,工人輕點鼠標,地下設備即可啟動,溜放、轉運、提升等一系列遠程自動化操作依次完成。
“原來要5個人在地下工作,現在隻需一人在地面操作。”在礦井下工作了28年的寶武資源武鋼資源大冶鐵礦採礦車間提升工段操控班班長熊志剛說。
大冶鐵礦曾是我國近代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原料基地,如今圍繞生產作業智能化、基礎設施標准化、礦山資源數字化、經營管理智慧化,全力打造智慧礦山。
加快數字化轉型的,不只是老礦。
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460鋼管數字化工廠創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從坯料進廠到加熱、軋制、檢驗至產品交付全過程管理,可柔性定制1萬多種規格產品。
“近年來,公司陸續投資建設新生產管控中心、煉鐵智能化、料場無人化等項目,打造特鋼智能制造工廠。”大冶特鋼黨委書記、總經理蔣喬介紹,公司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分別達到83.2%、85.4%。
數字賦能,大冶特鋼產品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近3年有34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持續為天宮一號等國之重器、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提供特殊鋼材。
“我們正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做強傳統優勢產業。”黃石市委書記郄英才介紹,近年來,全市累計實施工業技改項目300余項,總投資超900億元﹔完成企業智能化改造項目315個,上雲企業累計超3000家。
強鏈補鏈延鏈,擦亮工業新名片
一台台生箔一體機高效運轉,一張張厚度僅有3.5微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1/20的纖薄銅箔,沿著輪軸滾卷而出。
“作為鋰電池的基礎材料,銅箔越薄意味著鋰電池的體積容量比越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也越長。”在黃石諾德鋰電銅箔產業園,湖北諾德鋰電總經理張永軍介紹。
諾德股份2022年在黃石布局鋰電銅箔及銅基材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完整的產業鏈配套是選擇黃石的關鍵所在。”張永軍解釋道,上游有原材料供應商中色大冶,下游有台光電子等客戶,周邊還有武漢的中創新航等客戶。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吸引和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對產業鏈關鍵環節“填空補強”,黃石產業在串珠成鏈、集鏈成群中加快轉型——
通過引進滬士電子、諾德鋰電銅箔等一批重點項目,一條貫通“銅—銅箔—玻纖布、玻纖紗等基材—覆銅板—印刷線路板—顯示屏—智能終端”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已在黃石形成。
黃石市市長吳之凌介紹,黃石已成為大型印刷線路板產業聚集區,光電子信息產業穩居全市工業第三大主導產業。
圍繞冶金新材料、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臨空服務制造三大優勢產業集群,黃石著力擦亮華中銅谷、特鋼基地等工業新名片。欣益興的手機主板、定穎電子的顯示屏、西普電子的指紋模組等11個產品,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
退城入園,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黃石市陽新縣棋盤洲,坐落著黃石新港。距此不到5公裡的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區內,寶鋼股份黃石涂鍍板有限公司生產的新款彩涂鋼卷即將裝車發往上海等地。
“公司原本在中心城區,發展空間受限。”寶鋼黃石董事長鄒美平介紹,響應當地政府推動重點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要求,公司幾年前搬遷至此,通過升級產線、改進工藝,花園式廠房裡建成7條行業領先的生產線,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
近年來,黃石推動華新水泥黃石公司、寶鋼黃石公司等重點工業企業“退城入園”,並實施改造升級,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在棋盤洲港區三期,一個長達550多米的白色“膠囊”——全封閉氣膜堆場十分醒目。“通過瓦斯監控和預警、無人堆場等先進技術,配合4條全封閉智能管廊,可有效解決粉塵外溢。”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程艷民介紹,“我們打造千萬噸級新興金屬加工及制造業基地、億噸級新型建材及裝配式建筑基地等,去年一年園區工業總產值連續突破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關口。”
對搬遷后的工業遺址和老舊廠房,黃石探索生態修復和活化利用,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黃石港區長江邊,始建於1907年的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舊址人流如織。企業退城后,這裡改建成文化遺址公園,“高顏值”的書店、咖啡館、餐廳等點綴在老廠房、老設備之間。
近年來,黃石累計投入28億元,對歷史遺留的400余處廢棄露天礦山、廠礦舊址全面實施整治復綠和改造,打造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華新1907文化遺址公園等一批工業旅游勝地。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4.19%、39.13%。
從推動重點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到鐵腕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黃石堅持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山水園林市,最美工業城”的名片越擦越亮。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2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