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十堰茅箭:“河長制”厚植“高顏值”生態底色

2024年03月06日09:47 |
小字號

十堰市茅箭區。

十堰市茅箭區。

“這裡山水秀美,景色宜人,水清澈見底,真是舒心養眼啊!”初春時節,市民劉民富一早就沿著十堰市茅箭區南部山區馬賽路騎行,途徑營子村桃花湖時,對湖面旖旎風光贊嘆不已。

一湖好水,既是對茅箭區綠色生態的贊譽,也是當地“河長制”實施以來帶來的顯著變化。近年來,該區立足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圍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主要任務,全面開展“碧水保衛戰”攻堅行動。明確區級河湖長13名、鄉級河湖長44名、村級河湖長56名,三級河長體系全覆蓋、全面履職,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河湖管護網,“河長制”帶來河長治,全區所有河流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高顏值”,厚植了美麗茅箭生態底色。

匯聚合力,共同呵護源頭活水。一場春雨過后,茅箭區東城經濟開發區鴛鴦村村民瞿天民沿著泗河自發開展災害巡查,並對沿途發現的垃圾進行清理。在茅箭,像瞿天民這樣自發開展河流管護志願服務的熱心群眾不在少數。在當地茅塔河流域沿線,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中有老黨員、有個體工商戶、有中小學生,作為該區治水護水的巡查員、宣傳員、示范員,同“官方河長”一起,共同構建了茅箭“河長+”隊伍,帶動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當起河湖治理的“編外”管護員、監督員,常態化開展“清河淨灘”志願服務活動,共同呵護源頭活水,共享美好河湖生態。同時,該區建立“河湖長+法院院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政各方力量在轄區河湖保護中的監督作用,推動“河長+檢察長”“河長+警長”等協作機制,共同守護碧水清流。

智慧治河,構建保護新格局。“報告指揮中心,無人機巡河發現山腳邊有垃圾淤堵,請立即處理靠近。”日前,茅箭區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員正在採用無人機三維成像巡河模式,沿著茅塔河岸開展巡河,發現人工巡河死角,可立即同步在該區指揮中心通過大屏幕航拍畫面進行研判,確保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理,巡河效率大大提升。

近年來,該區先后建成31座水雨情和4座水庫動態檢測站,借助無人機等智能新技術,快速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等建設,對全區8條河流、44條支溝、4座水庫、67座塘堰、39處農村飲水工程進行專業化、立體化、常態化、高效化水域巡查,推動巡河、治河、護河由單一式向復合型轉變,為流域安全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和技術保障。

水清河暢,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近幾年,茅箭南部山區山體水域環境不斷改善,吸引力很多市民群眾以及攝影愛好者來這裡採風游玩。”“河長制”全面推行以來給鄉村帶來的新變化,該區賽管局營子村常住村民王顯華看在眼裡。

一泓碧水,是風景線,更是致富線。該區立足綠水青山,賦能旅游促發展,打造了一批景色宜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涉河濱水項目,重點對馬賽路、桃花湖、東溝紅色景區等進行提質升級改造,打造出的田園觀光、特色民宿、休閑康養、星空露營、農家採摘等精品旅游線路深受市民群眾歡迎,為茅箭鄉村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水環境治理的根本目標是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在該區南部山區,當地把水資源綜合治理與改廚改廁、污水處理等相結合,整合生活污水處理、村庄綠化美化靚化等各項資金,統籌生態環境、住建、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部門,確保清水長流,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提升。

以水為景,以景興業。茅箭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綠色生態產業,東溝村榮獲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全區建成省級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9個,現有休閑農業示范園13個、網紅鄉村民宿15家、生態景區20余個,山水田園農旅文融合發展,催生了“共享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群眾增收的雙贏局面。(文/圖 陳宣霖、韓苗)

(責編:周雯、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湖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湖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肖捷、鐵凝參加審議並講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