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子”蹚出節能降耗“新路子”

走進位於武漢經開區的湖北新業薄片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新業”)生產車間,一位工作人員輕點屏幕,身旁由電磁閥控制的靴壓毛毯自動清洗裝備啟動,一股均勻的水流隨即從高壓水針噴射而出穿透毛毯表面,無死角沖洗。
“一年多前,靴壓毛毯沖洗可是我們的‘老大難’問題。”湖北新業技師劉建華介紹,在生產線運行中,靴壓毛毯沖洗是其重要一環。此前,停機保養期間一般需安排兩名師傅每100分鐘對靴壓毛毯沖洗潤濕,確保生產連續性,“‘沖毯工’耗時長,勞動強度大,且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存在一定安全隱患,是迫在眉睫的難題。”
說干就干。一支8位機電維修師傅組成的技術攻關小組自發創建。白天生產線要正常運行,就待晚上生產線停機后觀察手動沖洗毛毯全流程。劉建華回憶,研發電控系統理論上是否可行、實際操作如何定時定量等問題接踵而至。
機電維修人員現場討論自動沖毯方案。龔高成攝
“睜眼就是‘頭腦風暴’,一輪輪改版方案,作廢起皺的設計圖紙越堆越多。”劉建華說,最終團隊利用公司閑置的舊設備反復做電控系統研制,在靴壓5個管道部位分別安裝自動沖洗管道,以電磁閥實現靴壓毛毯的定時自動沖洗,沖洗和間隔時間根據運行狀況自主調控。據介紹,該裝置投入使用以來,每年可節省人力成本14萬元。
“自動化、智能化升級不僅降低了作業強度,還提升了職業幸福感。”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時下,公司提倡機電一體化發展,設置機電操一體化崗位,公司兩位獲評為武漢市技術能手、技能大師的技術“帶頭人”,手把手培訓新線的工藝流程、控制方式、工作模式、設備操作等,“一旦出現設備故障,大家都能自主診斷和維修了,工作更有成就感。”
近年來,湖北新業先后成立周賢剛工匠創新工作室、劉建華工匠創新工作室,並以此為帶動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物流生產線,自主研發全自動裝箱套箱系統、涂布工序數字孿生系統,裝箱打包工序全部實現無人化生產。(雷夢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