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鄖西:“椿”山好“豐”景

2024年04月11日08:55 |
小字號

眼下,正值香椿上市的時節。在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六郎鄉兩岔村千余畝香椿種植基地,一排排香椿枝頭挂滿了紫紅、鮮嫩的香椿芽,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村民有的背著背簍、有的提著籃筐,穿梭林間,伸手、掐芽、裝筐、背運,一派繁忙景象。

“以紅油香椿為主,不打藥、純有機,豐產期每畝收入5000元,可採摘三茬,預計能採摘40萬斤。”鄖西縣百旺農業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德寶表示,從3月底開始,每天有20多名工人採摘香椿芽,每天採摘2000多斤,收購附近群眾的香椿5000多斤,每日發往武漢、西安、北京等地鮮香椿芽2萬多斤,產品供不應求。

鄖西香椿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被稱為“樹上蔬菜”,味濃鮮美,內含多種礦物質,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又極富地域特色的時令蔬菜。

“這是頭茬香椿,純天然種植,以香、脆、紅聞名,是春天的第一‘鮮’……”4月8日一大早,鄖西縣網絡名人梅堃帶著塑料筐、鉤杆、三腳架和手機,來到兩岔村香椿基地,通過直播賣香椿芽,當天銷售額高達10萬余元。目前,“雲端”銷售收入近百萬余元。

香椿產業是鄖西縣的特色產業之一,也是群眾增收致富的短平快產業。

該縣六郎鄉兵營鋪村村民張友香種了19畝香椿,去年收入4萬元。她說:“跟合作社簽訂了種植合同,合作社提供樹苗,還培訓技術,採摘的香椿芽也不愁賣。”該鄉像張友香這樣靠著香椿“吃飯”的農戶就達1000余戶,還有5個村依靠香椿產業每年獲利2萬余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滿載而歸。 鄖文軒攝

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滿載而歸。鄖文軒攝

近年來,鄖西縣大力發展香椿產業,從品種培育入手,通過母本提純、性狀測量、區域試驗、品種檢驗,成功將本地香椿改良為“紅油香椿”,探索“矮化密植”種植方式。品種優化后,不僅每畝能種2000株,還讓採摘時間從40天延長到70天。

“三月八,吃椿芽兒。”香椿是春天獨有的美味,新鮮香椿芽季節性太強,保鮮周期短。如何打破時間差,讓香椿成為“四季生意”呢?鄖西縣百旺農業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開發出了腌漬香椿、干香椿、香椿醬、香椿油、香椿茶、香椿酒等系列產品。

裝瓶、計量、封口……在鄖西縣百旺農業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裡,20多名工人正熟練將加工好的香椿醬菜裝瓶、發貨。

“一瓶香椿醬220克,售價15元,附加值比賣椿芽高多了,去年僅香椿醬就賣了100多萬元。”王德寶介紹,合作社已與該縣50個村和400余戶農戶達成了訂單合作,年產值500萬余元。

“小香椿”發展成“大產業”,帶富了一方群眾。“門前一樹椿,春菜不擔心,栽一次採30年,每年忙2個月,收入也不錯。”鄖西縣三官洞林區三官洞村村民袁漢順介紹,他種植了5畝香椿,並附帶收購了同村群眾的香椿,短短4天,就賣了3000斤,收入3萬余元。

三官洞林區香椿種植面積近7000畝,去年產值200萬余元。

鄖西縣境內的60%以上的土地屬於山地黃棕壤,其有機質含量高達1.5,非常適合香椿生長。該縣通過建設種苗繁育、生產基地,加大香椿產品研發、品牌認証力度,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香椿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目前,該縣已種植香椿12萬畝,年產值超億元。(鄒景根、高玲)

(責編:肖璐欣、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湖北加快建設全省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
  4月10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蒙徽赴天門市、仙桃市、潛江市調研,並主持召開工作座談會。王蒙徽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省“新春第一會”部署要求,在干中學、學中干,加快建設全省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作出更大貢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