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弘揚漢字文化需要規范與創新並重(人文茶座)

張 賀
2024年04月14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文字是文明誕生的標志之一。漢字既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也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創造力、凝聚力的重要標志。中華民族用漢字創造了優美的詩詞歌賦、獨特的書法篆刻,書寫了浩若煙海的典籍,也形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在今天信息化的時代弘揚漢字文化,讓古老的漢字文化不斷煥發生機與活力,需要規范與創新並重。

  首先,規范使用漢字亟待加強。不少城市的標語牌、宣傳欄,博物館的講解詞,景區的簡介等,錯別字、繁體字、異體字等時有存在。與此同時,網絡語言的濫用以及諧音梗的流行需要引起重視,不良網絡語言會污染語言使用環境,導致社會文化生態的粗鄙化。諧音現象正在從早期的諧音成語、諧音廣告等拓展到日常用語,正在從線上拓展到線下,出現在正式出版物和學生作文中,諧音梗的流行使正確規范的漢字漢語面臨沖擊。此外,“丑書”以及“丑書”字庫的流行也凸顯了審美多元給規范使用漢字帶來的挑戰。

  其次,創新使用漢字亟待加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對於字體和字庫的需求迅速增加,但我國原創字體字庫總量和種類都不足,能適應豐富多樣的場景、具備漢字書法藝術之美的原創字體還不夠豐富。一些地方在規范商業招牌時過猶不及,不注重審美與創新,強行統一,導致千篇一律、生硬死板。某地一條商業街,全部店招都統一為黑底白字,整齊是真整齊,但和商業街區本應具有的輕鬆、熱鬧的氛圍全然不搭。在公共領域創新展現漢字之美和漢字文化內涵的意識還需普及和提升。

  對文化而言,規范與創新是永恆的主題。沒有規范,文化就會失去基礎而趨於混亂﹔沒有創新,文化就會失去生命而趨於僵化。在規范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中確立新的規范,才能使文化生生不息、蓬勃發展。

  規范使用漢字是弘揚漢字文化的前提和基礎。對中國這樣一個民族眾多、方言豐富的大國而言,規范使用漢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徑。熱愛漢字、尊重漢字就要從規范使用漢字做起。

  創新是弘揚漢字文化的內在要求。文字是有生命的,隻有適應時代需求不斷創新,才能為漢字文化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近年來,中華精品字庫工程選擇中國歷代書法名家代表性作品開發成字庫,為經典字體的時代化應用開辟了新路。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設計使用專屬字體展現企業文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於漢字字體創新開發,個性化的新字體正不斷誕生。

  漢字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設計並採用專用字體。在吸收傳統書法藝術精髓的同時結合西式字體元素,專用字體瀟洒流麗、充滿力量,一撇一捺之間,盡顯中華文化風採。

  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在鼓勵女兒學習漢語時曾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作為漢字的使用者、傳承者,我們更有理由懷著敬畏、自豪的心態珍視漢字、弘揚漢字文化。

  在規范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就一定能使古老的漢字和漢字文化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4日 07 版)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德國總理朔爾茨今起對我國進行正式訪問
  朔爾茨總理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朔爾茨1958年6月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