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武漢:跑出新質生產力發展加速度

2024年04月20日10:06 |
小字號

武漢,全國六大科技創新中心之一,這裡的83所高校、155個國家級創新平台、34家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產出大量科研成果。

如何用好這些成果,加速其轉化,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武漢的回答是:以“用”為導向,聚力破解創新鏈和產業鏈之間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一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痛點。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在武漢,“三網一包”服務體系應運而生。

“我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天網’平台發了一個訂單,希望用100萬元開發工業級紅外光學氣體傳感器。沒想到,第二天光谷實驗室劉歡教授團隊就接了單,目前已經開發出樣品。”談起這段經歷,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龍連稱“沒想到”。

這個“天網”平台,就是湖北科創供應鏈線上信息化平台,被業界稱為“科創淘寶”。舉凡企業急需的創新服務,技術、人才、金融、應用場景……都可以在平台“下單”,系統會進行智能“撮合”,高校、科研機構等響應“接單”,提供解決方案。

除“天網”外,武漢還建立了地推式挖掘科研機構和企業需求的“地網”,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的“金網”,以及分階段支持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和商品化的“政策包”。

企業和科研機構牽手后,產品正式投產前,還面臨中試考驗。在業內,中試被稱為“達爾文死海”——從理論研究走向產品市場的空白地帶,高校院所和生產企業都不願涉足。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武漢的辦法是,引導鼓勵新型研發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獨立或聯合建設中試驗証平台。

在“中國車谷”,由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經開區共建的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就是一個中試平台集群。

“在校內,我們的老師能有200平方米的中試空間就很難得了。但在這裡,我們有兩三千平方米來搭生產線!”走進一個車間,研究院院長李江華自豪地對筆者說,“去年以來,華中科大首批遴選的25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已有10條中試生產線實現試生產,孵化出9家科技型企業。”

目前,武漢市備案的中試平台已達156家。2023年9月,由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牽頭,武漢成果轉化中試平台聯盟揭牌。

科技創新不能隻關注結什麼“果”,更要關注播什麼“種”,培什麼“根”。武漢意識到,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提前布局高水平原始創新,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為此,湖北省、武漢市將發展戰略科技力量,作為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金字塔尖,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夯實底座。

在光谷科學島,深部岩土工程擾動模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作物表型組學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大批科研重器正在加速建設。

“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前,我們隻能去國外做實驗,一年排不上一次,排到的時候,有時連實驗用的樣品都老化得沒法用了。”在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負責人李亮指著牆上的用戶統計圖告訴筆者,“而現在,這套裝置已經為130家科研單位提供科研服務,其中包括20多家國外機構。”

目前,投資21億元的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二期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成后,我們的科研服務范圍將從單純的物質科學,拓展到強電磁工程科學和生命科學,可直接應用於海上大型風電制造、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李亮充滿信心地說,“屆時,這裡將成為綜合性能全球領先的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

如今的江城,新質生產力如萬木爭榮,葳葳蕤蕤,正噴涌勃發:2023年,武漢市淨增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這裡,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業已形成﹔空天技術、生命科學、合成生物、未來能源,眾多創新項目正加速布局……(王建宏 張銳)

(責編:周倩文、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筑夢高校之光”愛眼公益行動首站進入江漢大學
  醫護人員在江漢大學免費為學生開展眼健康篩查。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人民網武漢4月20日電 (記者周恬)4月19日,“筑夢高校之光”愛眼公益行動首站進入江漢大學,艾格眼科醫護人員現場免費為該校1500余名大一學子開展眼健康篩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