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強化前端治理推進平安建設

“之前,老劉犁地過了界,搞得我倆鬧矛盾。社區跟各部門及時調解,按規定重新劃了明確的地界線,解開了我倆的心結。”5月13日,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朱庄社區居民老張與鄰居老劉握手言和。
去年以來,襄州區政法系統創新機制、發力前端治理,推進平安建設,實現重點領域矛盾糾紛100%預警、99%化解,群眾安全感指數達98.68%,獲評2023年平安湖北建設示范縣(市、區),並被確定為市域社會治理省級試點示范單位和全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驗區。
“四情聯清”閉環化解
4月10日,襄州區石橋鎮梁營村村民王某家的院牆西角擋住了鄰居李某的出行路,雙方產生矛盾。李某向村干部反映了情況,村干部及時介入調解並到場勘察,同時將該矛盾糾紛事件信息進行上報。
“接到線索后,我們經過研判,將其列入當周全區異常事項‘四情(民情、警情、社情、訪情)聯清’清鋪會,督促轄區主要負責人盡快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該區委政法委工作人員說。
經鎮、村干部耐心勸導,王某認識到侵佔他人出行道路是錯誤的,遂將院牆西角拆除,雙方達成和解。
小病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危害健康的重症﹔小矛盾若未及時化解,可能會演變成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問題。筆者了解到,異常事項“四情聯清”清鋪會是該區執行“日研判、周會商、月分析、季報告”制度,優化“研、交、辦、督、結”工作流程,實行閉環管理的一種創新工作法。
2023年年底,該區委政法委將“民情、警情、社情、訪情”異常事項納入“周會商”制度,每周五根據收集到的不同矛盾糾紛線索,依責調整參會單位及人員,大事小事悉數通報,層層壓實責任,並組建9個督導組指導督辦,努力將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層。
3月19日,該區古驛鎮司法、公安部門會同河南省新野縣新甸鋪鎮相關部門,成功調解一起因彩禮引發的跨省婚戀糾紛。男方多次與女方溝通無果,情緒激動。經耐心調解,女方自願退還10萬元彩禮,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並當場簽訂協議。
去年12月以來,該區共召開18次異常事項“四情聯清”清鋪會,收集、研判全區矛盾糾紛1021件,已化解1013件,為社會平安穩定打下堅實基礎。
“自查自清”源頭介入
3月25日,襄陽市智投匯文綜合高中高一年級兩名學生因玩鬧致其中一人暈厥,經現場救治該生蘇醒,送醫檢查未發現問題。學校及時組織雙方家長、肖灣派出所民警,就學生賠償問題進行3輪調解,三天內就化解了雙方矛盾。
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今年以來,結合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等專項行動,該區各鎮(街)、區直各單位發動黨員干部全員走基層,主動查找問題,悉心化解婚姻糾紛、債務糾紛和集資融資、征地拆遷等矛盾,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將問題解決在前端。截至目前,各地各單位自查矛盾糾紛1431件,已化解1420件。
5月16日,襄陽民發都會山小區原居民吳某某在社區組織下與律師見面,就如何走法律途徑正確處置她與前夫糾紛問題進行溝通。這是社區通過自查獲取該情況后,為化解該糾紛、最大限度減少對未成年人影響所做的進一步努力。
4月上旬,張灣街道朱庄社區九組居民趙某房屋漏水,殃及鄰居朱某家。雙方就“誰來維修”問題產生矛盾,爭執不下。社區了解情況后,安排工作人員介入調解,查明房屋漏水是小區管道堵塞所致,遂協調小區物業解決問題,成功化解糾紛。
據悉,該區各地各單位立足職能,持續在基層治理、矛盾化解中創新工作方法,區檢察院“三聯三通”化解勞動爭議矛盾糾紛工作法、區婦聯“婦聯+”多元賦能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工作法、肖灣街道肖灣路社區“三早三實 聚力共建”工作法先后被評為襄陽市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集中攻堅”亮劍碰硬
4月30日,對於張灣街道東風合運花園小區的業主來說,是個期盼已久的好日子,小區55戶業主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大紅本”,拿到了不動產權証。
東風合運花園小區始建於2015年,2021年仍未達到交房條件。為解決該小區工程建設及不動產証辦理問題,該區政法系統組建專班攻堅處置,運用共益債方式支持續建施工,依法認定消費購房人超級優先權,指導同宗土地分割處置,同時集中解決房地產辦証歷史遺留問題,簡化辦証流程,實現快速登記。
目前,該小區1187人次債權認定工作已完成。針對還未交房辦証的業主,專班將繼續跟進,確保不動產權証及時發放到每位業主手中。(周陽、張雪飛、劉自航、鄭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