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車更“聰明”物流更智慧 武漢這場供需對接會上碰撞出火花
5月24日,2024武漢市新能源智能網聯商用車(智慧物流領域)產業及網絡安全技術供需對接會暨第十五期“光合薈”活動舉行,科技聚力,論道前沿,碰撞火花,探討這一個個科幻大片場景如何加快成為現實。
伴隨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駕駛等各類新質生產力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涌現,本次對接會既為參會企業搭建資源合作平台創造轉化應用機遇,同時也探索深化企業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有效模式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現融合發展。
“直流充電樁布置於公共場所,缺乏有效的身份認証機制,存在安全隱患。”開源網安車聯網安全實驗室負責人介紹,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居民社區車庫、公共充電場站等無人值守區域建設了大量的充電場站,這也為網絡攻擊提供了可乘之機。“沒有身份認証,也可以模擬車給充電樁發送電已充滿的信號,充電樁接受到信息后不去校驗,就會斷開充電,而車主也不知道原因。”針對潛在攻擊,開源網安公司提出解決方案,完善了國標充電協議的身份認証缺陷。
數字認証(武漢)公司精耕車聯網安全賽道,以密碼技術為核心,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安全底座。“每個車型去做一次檢測成本非常高,我們通過車聯網安全合規檢測,提高汽車自測能力,節省成本,為車聯網業務應用安全保駕護航。”
“未來車聯網安全的趨勢將是融合化、智能化、場景化以及價值化,車聯網安全產業規模會達到百億級。”車聯網安全架構師孫秉稷信心十足。入駐國家網安基地與武漢市網絡安全協會、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嵐圖汽車在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產學研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產業技術攻關,落實各項網絡安全保護措施,筑牢汽車企業網絡安全屏障。
對接會還聚焦綠色智慧物流場景,定向邀約了新能源智能網聯商用車、商貿物流、網絡和數據安全技術三大產業集群的90多家知名企業現場交流對接。
“網絡安全數據算力是實現智慧物流的重要保障。國家網安基地目前已匯聚了220余家上下游企業,基本形成了覆蓋硬件安全、通信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的網絡安全產業鏈,在東西湖區發展智慧物流有得天獨厚的土壤。”不少外地企業將本次活動作為考察契機,並初步表達了合作意願。
據悉,東西湖區擁有首個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也是全國食品工業強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以網絡安全和大數據為核心,電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大健康、現代商貿物流為主導的“1+4”現代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壯大,並牢牢把握國家、省、市大力推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契機,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精准孵化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蔡倩 李冬 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