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武穴:重塑“九街十八巷” 再現當年“小漢口”

2024年06月06日11:56 |
小字號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回首那時,武穴的河街、正街、居仁街、劉家巷等老街,清代修建的歐式建筑鱗次櫛比地立於其間,清一色的長條青石鋪的路,光滑如竹青一般的顏色,穿著龍坪木屐踏足其上,叩叩有聲,清脆入耳……”家住武穴城區正街附近的退休語文教師朱霞奶奶說。

近年來,武穴市以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為契機,重尋“老武穴”街道舊時景象,打造武穴老城內現存的街區巷道,以系統推進小區、社區、街區、片區的整體活化,挖掘傳統城區巨大的改造空間,優化區域功能、提升人居環境、激發老城活力。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建設者辛勤付出 見証城市蛻變

在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建設者們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武穴市舊城改造工作專班人員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對美食街建筑和沿街商戶等進行綜合提質改造,立面統一採用“新吳風楚韻風格”,重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防盜安全、防水老舊滲漏、私搭亂建、風貌雜亂等痛點問題。將沿街小巷作為本土餐飲文化的延伸,以“食”為媒,凸顯餐飲氛圍,從建筑風格、人文景觀等方面,打造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整體“套裝”,營造煙火氣息。在解決民生難題同時,為沿江城市界面增色彩,展現“現代活力的文化港城新風貌”。

“能夠親身參與正街片區改造項目,見証老城區充滿新活力,我感到無比自豪。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努力換來城市的美麗蝶變,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採訪中,正街改造項目施工人員吳豪激動地說。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推動者高瞻遠矚 助力城市更新改造

“要堅持形成風貌,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控,留住歷史文脈、提升煙火氣,打造特色街區,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武穴市委書記胡昊在全市“四區聯動”工作推進會上說。

城市更新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質、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今年以來,武穴市積極出台相關政策,加大投資投入,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有力保障。著力打造功能齊全、整潔有序、特色鮮明的商業街區,加快正街、居仁街、后壩街、青林路等街區及沿江大道美食街停車場、觀景平台改造工程建設,新增車位約70個,緩解周邊停車難問題,同時發掘傳統文化和民俗要素,形成最能代表武穴特色的煙火街巷。通過逐年開展城市古街的修復改造,逐步恢復武穴“九街十八巷”歷史面貌,找回過去“三省九縣”通衢的商業繁盛、人氣鼎旺的城市記憶。

“要引導萬達廣場、恆太城、銅鑼灣廣場三大商業綜合體差異化發展,重振以正街、居仁街為核心的老城商圈。” 4月16日,在黃岡市舉行的“奮戰開門紅·縣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武穴市市長查俊在介紹武穴經濟運行情況時鏗鏘有力。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受益者生活提質 喜看家園展新顏

“以前我們小區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現在經過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感謝政府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採訪中,看到改造后的街景,家住市區青林路的劉先生激動地連連稱贊。

“老舊小區改造是人民群眾關心關切之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著力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目的就是為了讓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武穴市重塑記憶中的“九街十八巷”。

隨著一個個項目竣工投用,群眾切實感受到“好社區”帶來的幸福感,武穴市“城市更新”工作專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以完整社區、民生工程為目標,解決老舊房屋防水補漏、雨污分流,將原有老舊破落的街道重塑為宜居適度、步行友好、包容共享的居住組團,在民生改善基礎上塑造宜居共享街區,改善老城區宜居性,增添煙火氣。

未來,武穴市將打造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發展持續的活力城區,堅持城市體檢、評估、規劃先行,重點建設正街、居仁街商業金十字街,打造時尚潮流購物街。注重歷史文化傳承植入,重點挖掘歷史古巷文化,將后壩街、塘下街定位武穴老行當歷史記憶街,重尋“九街十八巷”,追夢昔日“小漢口”,喚醒“老武穴”歷史文化記憶的魅力街區。(圖/文 耿文輝 張藝馨 吳曉東)

(責編:周倩文、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老舊小區改造惠民生暖民心(體驗·民生一線觀察)
  重慶南岸區南坪街道后堡社區,居民在改造后的后堡公園聽戲。 郭 旭攝 河北石家庄市新華區國經小區,居民在休閑廣場鍛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