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讀懂5.0%背后的“效”與“質”

常 盛
2024年07月17日08: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0.5個百分點。作為實體經濟的根基,制造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增強,是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生動縮影。

  當前我國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觀察經濟態勢,不僅要看經濟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從長遠來看,依靠“質的有效提升”,不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勁的推動力、支撐力,“量的合理增長”也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

  質的有效提升,體現在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重視“藏糧於技”,夏糧再獲豐收﹔比拼高附加值,集成電路出口同比增長25.6%﹔依靠創新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上半年的成績單,彰顯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整體勢能”,有助於對沖下行壓力、增強上行動力。

  質的有效提升,體現在現代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加速落地,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融合﹔“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物流體系更加高效,有效降低了實體經濟運行成本……現代服務業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還能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產生“1+1>2”的效果。

  質的有效提升,體現在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今年6月,兩樁產業大事,標注綠色發展的鮮明印記:國產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突破3000萬輛﹔全國首個超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場並網發電。實現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循環化、能源消費低碳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產業結構高端化,將持續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

  立足當下看長遠,短期波動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大勢。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加快形成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中國經濟大船定能無懼風雨、破浪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7日 02 版)

(責編:周雯、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抓住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專題深思)
  發展文化產業契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等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著力”的重要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