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武漢冰雪中心正式開業 中信設計匠心助力

2024年08月09日15:29 |
小字號

8月8日,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設計的武漢冰雪中心正式開業,為市民帶來全新的冰雪盛宴。

武漢冰雪中心通體雪白,像一支巨大的“奶油雪糕”,外牆上鏤空尺寸漸變的三角形鋁板排列組合成六邊形,好似不同形態的雪花,自帶“清涼屬性”。

匠心設計為建筑節能降耗

“外牆細節與建筑功能相呼應,選材也大有講究。”中信設計副總建筑師王曉暉介紹,建筑外牆採用白色外挂鋁板,還可以有效反射陽光,減少熱量吸收。

滑雪館屬於高電能耗建筑,場館內長期恆溫在零下5攝氏度左右,與夏季室外有40攝氏度的極致溫差,建筑保溫保冷能力將直接影響到滑雪館的運營效果和消費者體驗。

“普通建筑用單層保溫設計就行了,在這個項目中我們用了多層。”王曉暉形容,武漢冰雪中心的保溫設計好比“加強型的保溫瓶”。彩繪背景后是一層保溫牆,好比保溫瓶內膽,將冷區緊緊包裹其中﹔“內膽”外面是同樣使用保溫材料的外牆,兩者之間形成間隔約1.2米的空腔,可以進一步減少冷熱傳遞。

類似的節能設計還有很多,例如建筑屋頂鋪裝太陽能光伏板,預期面積將達1.8萬平方米,裝機容量2兆瓦,實現自發自用﹔還有造雪設備智能化控制、大面積使用節能燈具、聲控感應系統和節水衛浴系統等措施。

根據模型演算和前期試運營測算,武漢冰雪中心運營能耗較傳統場館可以降低15%左右。

因地制宜打造多功能、多業態冰雪體驗中心

武漢冰雪中心位於中心城區,在項目設計之初,如何在有限的用地范圍內,最大程度保証場館功能和空間舒適度也是一項挑戰。

在深度調研國內20余個冰雪場館后,設計團隊通過3D動態反復模擬初學者滑道、專業滑道、娛雪區和冰雪風貌體驗區等空間的尺寸,最終將建筑的室內淨高控制在14米。“既能滿足滑雪場必需的體量,保証整體美觀大方的效果,還能控制建筑外露表面積,充分節能。”中信設計第二設計院總建筑師彭菊說。

滑雪場屋蓋長達256米,寬81米,跨度79米,採用空間網架結構,該結構形式在確保結構安全情況下,有利於冰雪區下挂保溫系統的安裝與維護。

中信設計第二設計院項目主創設計師楊洋介紹,設計團隊將武漢冰雪中心設計為“全齡參與,互動體驗,特色滑雪,可觀可游”的多功能空間融合、多業態互補的新型冰雪體驗中心,不僅包含有滑雪娛雪功能,未來還將包括商業、休閑、文化等多元業態,助力打造新一代全民冰雪主題消費目的地。

專業力量助力冰雪運動發展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積極發展冰雪運動,持續推動冰雪運動在全國普及發展”。中信設計的另一作品,位於武商夢時代廣場8層的WS熱雪奇跡是華中地區首家城市中心室內滑雪場,自2022年11月開業以來,熱度持續不減。

如今,武漢冰雪中心成為武漢中心城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冰雪運動綜合體,進一步填補區位空白,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選擇,讓大家享受“家門口”的冰川娛樂體驗。

“我們團隊積累了豐富的室內滑雪場館設計經驗,希望通過我們的專業設計,讓建筑節能降耗,為場館運營降本增效,讓更多人能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助力冰雪運動事業發展。”王曉暉說。(馮蕾 汪琦)

(責編:郭婷婷、張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時隔11年 他再次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手
  8月8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造血干細胞採集室,阿強(化名)歷時4個多小時,完成26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採集。這份生命的“火種”,隨后被第一時間被送往華南地區,給一名素未謀面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