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個月,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開工和籌集235萬套(間)
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高質量發展·權威發布)
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6.4萬平方公裡,超過9.3億人生活在城鎮。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8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我國持續優化房地產政策,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截至2023年底,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超過40平方米﹔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萬套,1.5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我國的住房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功能、質量有了新期待。前段時間,我們征求人民群眾對住房建設有什麼要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隔音、衛生間串味、滲漏和開裂,建設‘好房子’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認為,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應當具備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等四方面特征:
綠色,讓居民住得健康。“房間高度、室內溫度濕度、空氣淨度和房間亮度,都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好房子’要讓人感到舒適,這就需要把房子設計好、建造好。”倪虹說。
低碳,讓居民住得節能。“好房子”要質量好、性能優、使用壽命長,並且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環節上能夠更加節水、節電、節氣、節能,既能讓居民生活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又能為社會節能降碳。
智能,讓居民住得方便。倪虹認為,“好房子”應該成為一個大的智能終端,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智能感應,監測室內環境變化,根據需要調節溫度、亮度、濕度等﹔比如智能冰箱,能夠提醒食物短缺、食品到期等,為科技創新留出了一片天地。
安全,讓居民住得放心。這既包括房屋的本體安全,結構牢固、抗震防災,也包括設施設備的使用安全,還包括使用人的安全,例如通過智能物聯能夠發現家裡老人、小孩發生的意外情況。
“好房子”怎麼建?倪虹認為,“好房子”要有好標准、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務,“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要結合城市更新,想辦法改造成‘好房子’,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當前,我國正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謀劃,指導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解決工薪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供給,以“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等多樣化方式,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今年前7個月,全國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開工和籌集235萬套(間),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介紹,接下來,將把保障性住房優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為齊全的區域,促進實現職住平衡。結合各地房地產市場情況,積極推進收購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動條件成熟的項目加快完成收購,及時配租、配售。
“保障性住房是民心工程,更應該建成‘好房子’。”董建國說,目前各地已確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項目,按照“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開展建設。
鎖定按合同約定應在年底前交付的396萬套住房,作為保交房攻堅戰的目標任務
保交房工作既是切實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的重要工作,也有利於穩定各方預期,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
董建國介紹,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組織各地全面排查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項目,鎖定了按照合同約定應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的396萬套住房,作為保交房攻堅戰的目標任務,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形成政策合力。國家層面,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出台政策文件,對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政策培訓,明確打好保交房攻堅戰的工作安排,擴大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成效。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房地產“白名單”項目審慎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等問題,明確了司法支持舉措。地方層面,各城市均已按照要求制訂本市的保交房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交付計劃,並結合當地實際,逐個項目拿出處置方案﹔部分省份還制訂了省級保交房攻堅戰工作方案。
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建立了國家、省、城市三級協調機制,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應進必進”白名單,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應貸必貸”給予融資支持。目前,商業銀行已按照審批程序通過了“白名單”項目5300多個,審批貸款金額近1.4萬億元,這些資金正按照項目工程進度陸續發放到位。
“一項目一策”做好分類處置。指導各地實行“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一銀行一審計一法官”處置模式,在河南鄭州首先試點探索,將向全國推廣。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白名單”給予融資支持,保障項目建設交付﹔對於資不抵債的項目,加快推進項目開發企業破產重組或清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務清償的順位規定,優先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推進項目按時保質交付。建立全國保交房信息系統,每套交付任務都做到“一合同一戶一身份証號一聯系電話”對應,交付一套、銷號一套。同時,指導各地加強項目工程質量監管,確保交付項目具備入住條件,防止出現貨不對板的情況。自然資源部就保交房項目辦証問題出台配套文件,努力實現保交房項目不動產權証“應發盡發”。
對於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董建國表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和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完善住房供應體系,重點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有力有序推進現房銷售﹔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特別說一下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有了,試點的重點是政府將公共賬戶建立起來。”董建國說。
以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目標,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出政策、推試點、抓項目,指導各地扎實推動城市更新行動,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說。
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19年以來,我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88萬個,惠及4434萬戶、約1.1億名居民。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共改造提升水電氣熱等老化管線32.6萬公裡﹔加裝電梯12.5萬部,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7.27萬個。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堅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建設了口袋公園4萬多個、城市綠道10萬多公裡,在6100個公園中開放共享1.1萬公頃草坪,為群眾親近自然、休閑游憩、運動健身提供場所,讓城市更加宜居。
加快實施城市地下管線更新改造。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累計改造燃氣、供水、污水等各類管線約10萬公裡,同時結合改造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提升市政管線、橋梁等安全監測預警能力。“這項工作的推進,既消除一大批安全隱患,也推動基礎設施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讓城市更富韌性。”秦海翔說。
積極推進城市智慧化建設。我國加快構建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台,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提高城市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建設基於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讓城市更加智慧。
城市更新是一項長期任務。秦海翔介紹,下一步將以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目標,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高質量實施好城市更新行動。
在機制上,一是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二是堅持“先體檢、后更新”,建立健全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工作機制。將體檢發現的問題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安全性、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三是要建立政策協同機制,完善金融、財稅、土地等相關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創新城市更新的投融資模式。
在行動上,將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一是繼續抓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下力氣解決好加裝電梯、停車、充電等難題。在此基礎上,推動建設一批完整社區,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等更新改造。二是持續推進城市“裡子”工程建設,今年力爭改造各類老舊管線10萬公裡以上。三是大力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通過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城市的各類市政設施,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四是加強城市內澇治理,今年要完成100個城市、1000個以上易澇積水點的整治,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和安全韌性水平。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4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