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加強社區工作者培訓
聚焦身邊事 服務更細致(在現場)

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需要積極探索創新。湖北武漢加強針對性培訓,持續為社區工作者“加油充電”,推動社區把服務老百姓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
走進武漢社區學院教學樓,隻見教室裡的桌椅按5個小組分區擺放整齊。50名學員年齡不一,但有個共同的身份——武漢各社區的黨組織書記。站在中間的老師,是江漢區唐家墩街道西橋社區黨委書記董守芝。
為提升實效,培訓梳理出小區停車難、加裝電梯難等19個“高頻”問題,請經驗豐富的社區黨組織書記當導師,分享問題解決案例,為社區工作者答疑解惑。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問題,是這天培訓課程的討論主題。
“近年來,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推進,其中加裝電梯工作越來越受到群眾的關注,但遇到的難題也不少。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個主題來交流討論。”董守芝說,大家可從不同視角想一想加裝電梯會遇到哪些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
“我了解到高層居民普遍贊成加裝電梯,但有些低樓層居民反對,主要因為影響採光、隱私,還有噪聲問題。”有人說。
“怎樣獲得低樓層居民們的支持呢?能不能請物業公司減免他們的物業費、停車費?”有人提出建議。
“減免物業費會影響物業公司經營,可能影響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服務。”有人提出了常見的情況。
…………
“時間到!”董守芝請各組代表上台分享總結出的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通過收集各方意見,我們總結出加裝電梯會遇到的3個問題:低樓層居民反對問題、加裝費用分攤問題、加裝電梯后如何維保的問題。”第一組代表、青山區鋼都花園街125社區黨委書記張琪首先上台發言。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資金,我們想一部分通過社區公共收益來解決,不足部分再去申請政府補貼。”第三組代表的話音剛落,董守芝立即點評:“加裝電梯隻涉及部分樓棟,社區公共收益是屬於全體社區居民的,隻能用屬於加裝電梯樓棟的一部分。另外,按照武漢市現有政策,每加裝一部電梯,可以申請20萬元的補貼,如果再去申請額外的補貼,缺少政策依據。”
每一組的分享完畢,董守芝既肯定優點,也指出不足。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考驗著社區工作者的履職能力。我們西橋社區已經成功加裝了20多部電梯,總結出了加裝電梯‘十步工作法’。”董守芝將經驗娓娓道來。
“我們社區有3個小區是老舊小區,也曾有居民提出過加裝電梯的需求,但最終因為種種情況沒有裝成。上了這堂課,我認為董書記帶來的‘十步工作法’非常詳細。通過討論交流,我也從其他社區黨組織書記那裡聽到了解決問題的有益思路。我要把這些方法帶回去,做好加裝電梯等工作,讓居民生活更便利。”江漢區常青街詹家墩社區黨委書記李鳳強說。
“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通過培訓提能,當地社區干部政治素質、履職本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2023年至2024年4月底,武漢已新增加裝電梯766部、助餐食堂277個、居民戶外休閑場所911個、小區停車位近1.8萬個、電動車棚2347個。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8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