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湖北武穴: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

2024年08月29日11:33 |
小字號

8月20日,武穴市梅川鎮特色產業示范區優質稻生產基地,一行行白色的誘虫燈整齊排列,一塊塊綠色的稻田生機勃勃,該產業基地種植水稻2800多畝,目前正值抽穗灌漿期,陣陣微風拂過,層層稻浪翻滾,生長勢頭喜人。

今年以來,武穴市圍繞優質稻、雙低油菜、生豬、特色水產、佛手山藥等農業五大產業鏈的現狀,堅持以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筑基一產、補短二產、延鏈三產,鍛長補短、接二連三、全鏈融合發展,奮力蹚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子。

武穴市特色產業示范區優質稻生產基地。

武穴市特色產業示范區優質稻生產基地。

建設規模種養基地

全市穩定發展了6個萬畝、38個千畝“油稻”模式生產基地32.6萬畝,推進撂荒地治理復種4297.7畝,土地集中流轉1.52萬畝﹔與種子企業共建油菜“繁育推”一體化良繁基地3個﹔今年又新建武穴佛手山藥地方良種提純復壯試驗基地30畝,建成“蝦稻鱔、蝦稻鱉、蝦稻蛙”等新技術、新模式養殖基地4300畝﹔同時武穴市注重科技興農、科技創新,緊密聯合華中農大、中國油料所等,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產學研”科創基地6個。

偉博糧油生產車間。

偉博糧油生產車間。

引導行業集聚發展

聚焦以生豬、油菜為主的“2+3”重點農業產業鏈,牽頭組建黃岡市生豬行業協會並實質運作,發展黃岡市生豬產業鏈企業會員247家,推動產業鏈企業主體抱團發展﹔聚焦優質基地、油脂加工、品牌銷售、交易物流等關鍵環節,吸納經營主體109家,牽頭組建成立黃岡市油菜行業協會,有效推行“協會+企業+基地+農戶”聯農帶農模式。

襄大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

襄大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

政策扶持產業轉型

修改完善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金六條”,有的放矢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出台武穴市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豬十條”,促進生豬出欄就地屠宰轉化,組建了生豬產業研究院、生豬供應鏈平台﹔整合項目資金911.62萬元支持優質稻產業,在全市萬畝“油稻”模式示范基地,按“3+3”模式推廣優質稻品種6個,訂單生產面積達6.31萬畝﹔統籌資金1405萬元支持油菜產業發展,專項支持78家油菜加工小作坊提檔升級,目前已完成君容、德祥等5家小作坊設備工藝改造,有效提升了油菜籽產地初加工能力。

石佛寺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園。

石佛寺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園。

提檔升級加工園區

投資實施農產品加工園區的中興路、東磁路等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解決企業運輸問題,提升園區整體形象。規劃設計農產品加工科技園,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完成市政基礎設施設計。謀劃農產品加工科技園配套設施建設,積極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著力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襄大集團。

襄大集團。

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圍繞補強產業短板,千方百計招商引資,成功招引巨鯨集團落戶武穴,全市自去年11月起已簽約項目21個,涉及農產品深加工、流通等多個領域,協議投資額56.13億元。積極申報認定黃岡市級龍頭企業,新增黃岡市級龍頭企業7家,目前全市有省級龍頭企業8家,黃岡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8家。全市新增歌迪服飾、天納服飾、巨鯨飼料3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達到59家。對美雅食品、偉博糧油、炎美米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貸款貼息37.74萬元。

持續擦亮特色品牌

以“一路繁花、多彩武穴”為主題,成功舉辦第十一屆油菜產業年會,持續擦亮地理標志區域公共品牌。設立優質稻種子工程專項經費100萬元,促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全市開展試驗示范30余個、50余點次。截至目前,張河口糧貿公司成功通過綠色食品A級認証,運鴻集團產品通過綠色食品審核,融創生態農業、增鑫家庭農場、豐穗種植合作社完成綠色食品初審。(圖/文 耿文輝 張超)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湖北天門沉湖大閘蟹“走南闖北”
  在天門沉湖,一片片蟹塘波光粼粼,肥美的大閘蟹正迎來豐收的季節。受訪者供圖 秋風送爽,菊黃蟹肥,在天門沉湖,1.2萬畝蟹塘波光粼粼,肥美的大閘蟹迎來豐收的季,跟隨健全的市場網絡,天門沉湖大閘蟹“走南闖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