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創力量帶動鄂黃黃科技同興
6月19日,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黃石創新中心在黃石大學科技園揭牌成立,該中心將推動中國科學院科技資源服務黃石創新發展,加快相關院所科技成果在黃石轉移轉化。
隨著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武漢的資源也是武漢都市圈的資源。在武漢創新資源的帶動下,鄂黃黃三市在人才、技術、資源等方面得到支持,武鄂黃黃呈現出科技同興局面。
黃石:與在漢高校院所緊密合作
推動科技資源在本地轉移轉化
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面向湖北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與結構調整、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共同作出的通過省院產研合作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部署。6月19日,黃石市科技局與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聯合建設黃石創新中心,將圍繞黃石市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全面推動中國科學院科技資源在黃石的轉移轉化。
近年來,黃石市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能、主引擎,全面推進黃石大學科技園建設,著力打造項目孵化、技術攻關、產研對接的重要平台,已促成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等9所來自武漢的高校院所入駐黃石大學科技園。
據黃石市科技局介紹,黃石聚焦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生命健康等重點優勢產業,常態化組織黃石企業中國科學院院所行、中國科學院專家黃石企業行、線上線下科技成果推介等產學研對接交流活動80多場次,推進黃石30多家科技企業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等20多家研究所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引入200多名中國科學院科研人才,為黃石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科技支持。
鄂州:承接武漢科教等資源外溢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利用武漢都市圈發展和光谷科技大走廊建設的契機,鄂州市出台了《關於支持推進武漢高校科技創新服務鄂州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深化產學研合作模式,加強與武漢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共建研發平台,培育創新主體,全面融入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方案》明確,主動融入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高校提升科技創新支撐發展能力,推進重大科教設施建設,鼓勵與高校聯合技術攻關。為助力武漢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支持高校構建校地校企協同創新體系,共建科技創新平台,共建優勢產業集群,支持“三區”融合發展。協同打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強國高地及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現代農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充分發揮鄂州毗鄰武漢的地域優勢,充分利用武漢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助推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優化人才引育創新環境,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實施“人才強企工程”。
近年來,光谷科創大走廊鄂州功能區加快建設,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研院累計引進教授團隊85個,孵化引進科技型企業67家。通過全面承接武漢科教、人才、產業等資源外溢,鄂州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倍增。
黃岡:頻繁開展校企對接活動
為企業解決大批技術難題
6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與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二級教授陳漢平科研團隊,到武穴市湖北民本集團開展技術對接活動。通過交流,雙方在煤燃燒效率提升、氧化鈣純度升級等4項研發課題上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5月17日,黃岡市科技局組織湖北宏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糧糧油工業(黃岡)有限公司等1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代表到武漢輕工大學開展校企對接活動。活動現場,宏信食品、運鴻集團、李時珍生物科技分別與武漢輕工大學常憲輝、祝振洲、任佔冬團隊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4月30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專家、省級科技特派員王江華教授和李廣宇教授等專家一行赴黃州幸福魚苗孵化專業合作社、黃岡禾牧欣農夫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水產企業現場調研指導。
近年來,黃岡市加強與武漢高校院所合作,串聯高校成果與企業需求,有效推動了成果轉化和中試熟化。同時,通過來自武漢高校的科技特派員,為企業解決了大批技術難題。(高喜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