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市民幸福感 因地制宜探索多業態產城融合TOD新版本

如今各大城市的TOD均開始邁向TOD 5.0版,即軌道交通+土地整備+物業開發+城市運營+產業導入的產城站人一體發展模式。軌道交通公司憑借TOD城市空間投資、建設、運營服務的資源優勢,繼續將價值鏈條向產業端延伸,強化技術性產業培育與導入,促進產城結合,優化職住平衡,搭建新型TOD都市生態經濟圈。
2004年7月28日,武漢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運營。20年來,武漢地鐵闖關奪隘、步履不停、勇毅前行,線路增至12條,運營裡程達到486公裡,今年將突破500公裡。武漢實現了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從線到網,主城連線、新城通車”的歷史轉變。今年6月24日,武漢地鐵總客運量突破100億乘次。20年來,武漢地鐵集團在全面落實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中把握新發展機遇、拓展新發展空間,深化國企改革,與城市發展脈絡同頻共振,承擔了服務城市能級提升、保障城市運行、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社會責任。
武漢地鐵TOD運營日趨成熟,目前有區域型TOD(地鐵小鎮)、站點和段場型TOD(利用地鐵段場、站點等蓋板以上空間進行商業、住宅等業態開發)、配套型TOD(利用部分地鐵站點及區間的施工特性,在地下或站點周圍開發配套商業、停車場,多為地下商業街形式)等三種模式。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武漢地鐵線網已基本覆蓋服務了主城區大型購物中心和甲級寫字樓。同時,武漢地鐵努力打造地上、地下多維度立體的經營空間。
近年來,武漢地鐵集團以優化城市通勤環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為目標,致力於打造繽紛、多元、時尚的便民商業服務場景,構建服務於民的軌道交通城市生活圈。截至目前,武漢地鐵中山公園、中南路、江漢路、武漢商務區、徐東大街、取水樓、岳家嘴、園林路等多個站點均形成了成熟的站內商業街。可以說,在武漢地鐵TOD秉持的“生態、智慧、幸福”三大建設理念中,“幸福”是終極目的。20年來,無論是地下空間、車站上蓋模式,還是場段上蓋、片區開發模式,地鐵TOD建設的初衷都是給市民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曾斯 郭文婧 袁永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