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長城,守護精神家園(人文茶座)
1984年,鄧小平、習仲勛等領導同志為首都一些單位發起的“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活動題詞,激發了海內外中華兒女保護長城的熱情。今年是“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40周年。40年來,長城得到精心維護,無懼歲月風雨,依舊傲然屹立。
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必然熱愛她的歷史與文化。一個珍視自己歷史與文化的民族,必然會像愛護生命那樣愛護文化遺產。中華兒女熱愛長城、保護長城,不僅僅是熱愛長城巍峨壯麗的風採和長城承載的厚重歷史,更是熱愛和守護長城凝結的堅韌頑強、團結奮斗、熱愛和平等民族精神。
長城的修建歷史延綿達2500余年,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堅韌頑強。特別是長城的分布地域很多是荒涼偏僻、人跡罕至的高山、沙漠、戈壁,自然條件惡劣,沒有堅韌頑強的意志,沒有接續奮斗的精神,是難以克服困難而創造這一奇跡的。長城作為一條紐帶把長城內外眾多民族連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歷史的見証。一位學者曾說:“隻有渴望和平的民族,才會投入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修筑萬裡長城。”長城是軍事防御設施,是為了抗擊侵略而不是為了侵略和擴張建造的。抗日戰爭時期歷時3個多月的長城抗戰,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譜寫了中華民族維護民族尊嚴與獨立的壯麗史詩。長城成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斗爭、保家衛國、守望和平的象征。“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歌詞正是最好詮釋。
一個建造了長城的民族是不可辱的民族,一個代代傳承並守護長城文化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德國作家奧托·埃·艾勒斯登臨長城寫道:“它不只是一座巨大的建筑工程,不,它有力地表明,如果一個民族萬眾一心地致力於同一個目標,能創造出何等驚人的偉業!”歷史証明,艾勒斯的看法是完全正確的。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
一代代中華兒女守護長城,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長城以及長城文化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必將不斷激發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頑強奮斗。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5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