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共建共治共享 同心健心安心 武漢市202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舉行

2024年10月11日15:25 |
小字號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第3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如期而至。為增強公眾心理健康意識,推動全社會重視心理健康工作,10月10日下午,武漢市202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暨第三屆武漢青年心理情景劇展演活動閉幕式在江漢大學舉行。

主會場外的心理健康科普展覽吸引了不少大學生。

主會場外的心理健康科普展覽吸引了不少大學生。

消除偏見 共建溫暖有愛的社會氛圍

來自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北省殘聯、武漢市及區衛健、教育、工會、團委、婦聯、殘聯、關工委等有關部門,江漢大學、武漢市心理醫院等有關單位,武漢市各區社會心理指導中心心理專員及街道心理專干等相關人員、武漢市社會心理服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及有關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共同出席活動。

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心理健康部領導在致辭中表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使命,需要每一位專業工作者、每一位社會參與者、每一位健康的守護者共同努力,讓全社會攜手共進,共同為提高公眾心理健康水平創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不斷努力。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事關人民安康社會和諧,是個人健康福祉的核心要素,也是國家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周軍干表示,今年以來,武漢市衛健委持續深化部門合作,深入推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積極參與心理熱線建設及管理國家標准制定,組織全市有關部門單位參加首屆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大會,並分享武漢經驗,多項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經驗,獲得國家推廣。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多元化、復雜化,隻有更加重視,更好解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全面成長,為此我們深感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江漢大學副校長張紅星介紹,江漢大學以“課堂內外整合,學校內外共建,雲端線下協同”的三場域融合運營的新模式,有效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獲獎情景劇。

獲獎情景劇。

正在行動 守護廣大市民心理健康

隨著人們心理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心理支持和幫助。如何利用新技術為心理健康服務領域帶來新的活力和希望,武漢市一直走在探索之路上。活動現場,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與深蘭科技合作建立的“醫工交叉研發基地”正式授牌。據了解,自1996年起,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設立“心心語”心理熱線,作為國內最早的公益熱線之一,已提供超過13萬小時的服務,接聽量超過18萬例,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為推動心理健康服務的創新發展,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攜手深蘭科技,共同打造“心心語”AI心理熱線。雙方將醫學專業知識與AI技術相結合,開發24小時即時響應的AI心理熱線,能夠識別心理健康狀態,提供個性化建議,並在緊急情況下迅速轉接人工服務,能有效提升接通效率。

醫團協作,健康同行。活動現場,武漢市衛健委、團市委領導為武漢市“醫團星火”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指導中心授牌,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資源開展兒童青少年健康合作,促進廣大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活動中,由湖北省殘聯指導,湖北省精協聯合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展的“好心情”社區精神衛生康復科普項目受到廣泛關注。項目啟動近15年,從最初的醫生主講、患者聆聽,到后來患者主動分享經驗、醫護人員傾聽交流,講座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得到創新和豐富,成為患者和家屬每周翹首以盼的“相聚”平台。2022年經省殘聯推薦,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至今線上講座已累計舉辦212場,其中好心情線上科普平台共開展112期,總收看者近百萬人次。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情景劇《那就跑起來吧》獲評“最佳表演獎”劇目。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心理情景劇《那就跑起來吧》獲評“最佳表演獎”劇目。

守望花開 這些情景劇很精彩

今年5月,以“不啻微芒·造炬成陽”為主題的“第三屆武漢青年心理情景劇展演”正式啟動。經過四個多月的展演,形式豐富、內容精致、情感細膩的心理情景劇為超124萬人次的觀眾送去了心靈的慰藉。

通過專家評審及公示,最終評選出7個“最佳劇目獎”、3個“特別提名劇目”、16個“優秀組織獎”、4個“組織獎”,並於活動現場進行頒獎。由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市第十七中學、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帶來的劇目在活動現場進行了表演展示。由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帶來的心理情景劇《那就跑起來吧》獲評“最佳表演獎”劇目,在演員們真切感人的演繹下,當代家庭中較為典型的親子問題被深刻揭示,並為觀眾提供了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

自立自強 向陽而生消除偏見隔閡

在主會場外,由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湖北東方明見心理健康研究所、武漢市武東醫院等單位參與的,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科普展覽、精神障礙康復者手工作品義賣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展覽將心理健康知識、心理科研成果融入,引導觀眾客觀認識自我,科學管理調節情緒,在人際交往中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積極探索人生的意義,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干花標本、手工編制的台燈、立體折紙、彩繪超輕粘土……這些精致可愛的手工作品,出自精神障礙康復者的設計與制作。康復者們在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於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與他人交流分享作品的過程中,溝通能力和社交技巧也得到了提高。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制品在現場進行義賣出售,隨著勞動成果轉化為勞動價值,康復者們臉上的笑容是打破偏見、消除歧視,建立起友好溝通橋梁最有力的証明。

建立科學共識,關愛心理健康。值此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衛生日,武漢市以主題日為契機,匯聚各方力量,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知識,倡導全社會共建心理健康體系,共治心理健康問題,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業心理健康服務水平,提高公眾心理健康素養,助力構建更溫暖、更友好的社會。(圖/文 鄧盛強 陳識)

(責編:郭婷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喀山舉行
  本報俄羅斯喀山10月24日電 (記者曲頌)10月22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俄羅斯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聯合主辦的慶祝中俄建交7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喀山舉行。活動中,與會中俄嘉賓共同見証“何以文明·遇見良渚”2024全球巡展俄羅斯特展啟動,以及中俄媒體聯合報道項目“遇見中國”、紀錄片《我的中國故事》等節目啟播儀式。…
返回頂部